世界眼中的中国经济创“新”力 - 财经 - 中工网

中工娱乐

世界眼中的中国经济创“新”力

来源:新华社
2024-08-08 07:58

原标题:世界眼中的中国经济创“新”力

新华社北京8月7日电

新华社记者潘洁、任军

“创新是中国成为伟大国家的关键因素”“中国是西方企业的研发实验室”“中国正从模仿走向超越”……近段时间,创新成为不少海外媒体讨论中国经济的热词。

中国经济的创新动能,从经济“半年报”的数据上可见一斑。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5.8%,比一季度提高0.6个百分点;集成电路、服务机器人、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等智能绿色新产品表现亮眼,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

“中国的高技术制造业已经出现快速增长的态势。”塔斯社报道称,高科技领域的发展正是经济质量水平得到提升的最直观体现。

彭博社分析预测,中国高科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将从2018年的11%增至2026年的19%,加上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这一比例到2026年将扩大至23%。

“三十年来中国从最初只能做初级制造到如今有着世界领先的制造工艺,令我深受震撼。”苹果公司首席运营官杰夫·威廉姆斯日前到访深圳,看到曾经需要人工操作的生产线现在变成“无人工厂”、自动导引车和移动机器人搬运物料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

走过中国十余个省份的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埃里克·索尔海姆说,一个个鲜活案例让他看到一场由数字化、智能化驱动的产业升级正在发生。“中国不留恋过去的成功,而是放眼未来,不断发展生产力以造福人民。这将是中国在本世纪获得成功的关键。”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国规划了未来五年的重大改革,科技创新是其长期愿景的关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刊文指出。

罗马尼亚翻译家伊万·布杜拉对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印象深刻。他认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十分富有远见。“中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和教育事业,这种重视不仅有助于国家的长远发展,也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经验。”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中国的努力已经在逐渐显效、惠及全球。

英国《自然》杂志网站最新上线的《2024自然指数-中国》显示,在自然指数数据库去年扩展后,中国在排名中仍位居第一。

“随着高科技力量的崛起,中国已摆脱追赶者形象,以一飞冲天之势迅速成长,对标尖端技术的龙头。”韩国《中央日报》网站刊文如是评价。

中国的创新实力,吸引不少跨国公司在华加码投资研发中心。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1年,中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研发人员的全时当量从59.5万人年增加到71.6万人年;中国规模以上外商投资工业企业研发经费从1763.6亿元增加到3377.4亿元,增长了91.5%。

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日前刊文指出,中国作为世界研发实验室的作用正日益增强。西方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已经成为创新的摇篮,其成果应用在全球各地销售的产品上。

在不少海外经济学家、投资人看来,中国超大规模的市场优势、完善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使得中国从产品研发到生产的优势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在应用领域,中国市场是世界最大的试验田。”恒生中国首席经济学家王丹认为,中国市场规模和产业链的优势将长期存在,中国的供应链和创新能力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强。

投资机构淡马锡中国区主席吴亦兵告诉记者,中国企业已经越来越往产业链价值链的上游发展,不仅拥有世界一流的制造生产效率,更在许多新兴领域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研发创新能力的比较优势正在持续显现。“持续深化改革将为中国经济创新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他说。

责任编辑:郑鑫

媒体矩阵


  • 中工网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号
           

  • 中工网微博号
           

  • 中工网抖音号

中工网客户端

亿万职工的网上家园

马上体验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4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全国总工会
微信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