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话题:“体面劳动”需要“体面劳动时间”保障
邓崎凡
//m.auribault.com2014-12-09来源: 中工网—《工人日报》分享到: | 更多 |
“体面劳动”是由曾任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的索马维亚于1999年在第87届国际劳工大会上首次提出的,这个概念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包括中国劳动者在内的全球亿万劳动者的劳动观念。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劳动者的工作条件取得了长足进步,劳动者所享有的自由、公正、安全和尊严也有目共睹。
因此,在国内超过四分之三的劳动者仍在非自愿加班的今天,“体面劳动时间”理应成为“体面劳动”的题中之义。
什么是“体面劳动时间”呢?
笔者认为,“体面劳动时间”至少应该是既有利于生产又能让劳动者有自由支配时间的工作时间配置方式,而这种方式与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家庭和谐及个人发展又密切相关。这与“体面劳动”保证广大劳动者在自由、公正、安全和有尊严的条件下工作的初衷相辅相成。
那么,该如何保障和实现劳动者的“体面劳动时间”呢?
从宏观层面讲,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缓解过度劳动,实现“体面劳动时间”的关键。大量劳动力被吸引从事科技含量低的产业,导致低水平重复劳动,劳动时间延长的同时也会影响劳动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增加对一般劳动者的培训时间,实现收入增长、技能水平和产业升级同步化显得至关重要。这就需要政府的制度设计和规划,有通盘而又长远的考虑。
从劳动者自身来讲,个人努力对于“体面劳动时间”的实现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一个素质、能力足以保证在正常工作时限内完成任务的劳动者,自然能够享受工作以外的闲暇。
另外,当部分企业恶意延长工作时间时,工会介入为劳动者依法维权显得十分必要。
编辑: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