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要“慢下来”,创作视野要“沉下去”,提高原创力,提升竞争力,用作品说话,以品质留住人气。在头部内容的创作轨迹中,潜藏着诸多“密码”。
大麦网前段时间发布的一组数据显示,在全国被延期的演出中,平均66%的观众选择保留订单,其中,头部演唱会订单保留率达75%,杨丽萍舞剧《平潭映像》、话剧《傲慢与偏见》等多部精品剧目订单保留率达到90%以上。
将观众的心牢牢留在剧院,这种强大的“磁力”,从未改变。从北京人艺话剧《茶馆》提前16个小时排起买票长龙,到国家大剧院“公共艺术开放日”的万人欢庆,从网友自发总结出的票务平台热门演出抢票攻略,到精品剧目、名角演出中越来越多跨城观演的“拉杆箱观众”,再到如今历经延期仍未被割舍的大量订单……好作品永远不乏知音,优质内容始终是刚需。
头部内容为何能留住观众?“风景这边独好”的头部效应,为创作带来哪些有益启示?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演艺行业被迫按下暂停键,也是一次关于创作理念的调频降速,关于内容生产的换挡加油,给了创作者冷静思考、潜心创作、修炼内功、持续发力的机会。
创作要“慢下来”,创作视野要“沉下去”,提高原创力,提升竞争力,用作品说话,以品质留住人气。在头部内容的创作轨迹中,潜藏着诸多“密码”。
艺术创作是贯穿着情感体验的内心活动,内容是王道。评判优质作品的标准,在于能在多深程度、多大范围、何种时间维度,触发受众的情感与共鸣。优质作品票房号召力、口碑营销与市场奇迹的形成,绝非朝夕之功,其舞台魅力,源于时间的打磨,又在时间的沉淀中得到反复印证。
精彩在台前,功夫在台下。创作者须长期沉潜于生活的静水深流,方能汲取灵感,打捞艺术宝藏。舞台上,表演者从容应对、巧妙帮衬,呈现行云流水的艺术美感,背后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坚守,是多少年如一日、精确枯燥的基础训练。大幕后,编导、舞美、服装、灯光……每一位参与者都需要不断突破自我、释放想象力,给予观众全新的审美体验,背后是对艺术规律的深刻把握与严格遵循。
一部经典作品,定是在反复修改、排练、演出、创新中锻造而成。一位被称为名角、戏骨的艺术家,定是在无数次舞台实践、细节摸索甚至是舞台失误经验中淬炼出了大家风范。正因如此,这些作品方能获得观众对其品质的“免检证明”,这些角儿才能在舞台上和观众心尖上“立住了”,形成一种观、演间的默契与信任。这种默契与信任,最终体现为品牌影响力。
只有形成品牌,产生长期吸引力,才能留住忠实“粉丝”,吸引更多新观众。从这个角度看,这被保留的90%头部演出订单,留下的更深远启示在于,持续输出头部内容的动力从何而来。这不仅需要创作者和演艺机构树立内容创作的精品意识,更需要建立品牌意识,打造叫得响的头部院团、艺术名片。
头部内容助力构建院团的品牌形象,院团源源不断地生产头部内容,二者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品牌的构建,需要文艺院团不断摸索生产精品的规律,统筹头部资源、创作优秀作品、孵化精品剧目,出作品、出人才、出影响力。当“这里出品,必属精品”的品牌概念深入人心,文艺市场便不只是一枝独秀、横空出世的头部内容,而是百花争艳、可持续生产头部内容的头部院团、头部行业。
据统计,2019年中国演出票房迈入200亿大关,同比增长7.29%,票房增速赶超中国电影市场。在创作体量和创作质量逐步提升的同时,我们要看到,“有高原缺高峰”现象仍然存在。提炼高品质创意、培养高水平演员、打磨高质量作品,应是文艺工作者追求的永恒目标,要在未来的舞台实践中见真章。这既需要扎根人民、深入生活的艺术态度,也需要创作者持续探索创作规律,内提精神、外强筋骨,以最好的作品奉献观众,以真诚的创作回馈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