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点提示
现代战争中,军事强国对“速胜”的关注超过了“力强”,普遍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支撑其多维战场快速机动作战,大幅压缩对手的应对处置时间,处处陷对手于被动之中。
未来联合作战中,电子对抗的胜利不代表最终的胜利,电子对抗无论多么“敏锐”和“快速”,都要以服务联合、支持联合的效果为评判标准,以对联合作战的“贡献度”来衡量。
自从电子对抗诞生以来,作战双方运用电磁能量,在“空域”“频域”内展开激烈交锋。当前,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各种电子信息设备和系统密布于战场各维空间,收发着形形色色的电磁信号,形成了“空域”上层层重叠、“频域”上拥挤不堪的电磁环境。为了能够在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下夺取电磁斗争优势,作战双方开始将目光投向“时域”的利用,聚焦“时域”的电磁时间战正在登上战争前台。
以敏锐感知掌控电磁态势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新一轮井喷,大量新型电子设备和信息系统投入实战运用,很多先进电子装备不用长时间保持开机工作状态,而是在极短时间内利用少数频率点,以猝发方式迅速完成各种信息活动,很难令对方侦察捕捉。在未来纷繁复杂的战场电磁态势下,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掌握此类装备的活动状态,己方将面临极大威胁。比如,已经被对方机载雷达锁定,还处于毫不知情状态。因此,在分秒必争的电磁时间战中,不但要对电磁态势的微弱变化保持敏感,还要迅速知悉是什么引起了变化。这就需要建立完备的侦察感知体系,具备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
体系强则为人先。电子对抗侦察是实现电磁态势敏锐感知的“头道关口”。没有侦察平台手段、缺乏侦察力量布势,就难以具备敏锐感知的先决条件。应借助网络化情报传输系统,将各军兵种所属、分布于多个作战域的各类电子对抗侦察平台,构建形成“多维立体、远近衔接、全域覆盖”的侦察力量布势。正如隐身飞机不能吸收所有雷达波,无法在所有方向上都实现隐形,电磁辐射也不可能没有一点泄露。因此,电子对抗侦察可以多渠道关联实施,实现“一点发现、全员联动”,从各个角度和维度,密切关注可疑情况,不放过对方任何可能泄露的电磁辐射。通过信号情报共享机制,分发给各类信号识别设备,有效分选信号情报信息并作出正确判断,凭体系之强力,得对抗之先手。
数据力决定速度。掌控电磁态势的基础是情报数据,以及具有强大作战支持能力的数据库。平时,遍布于各维空间的电子侦察系统截获了大量的信号情报,数据量非常大,但传统的情报数据处理与融合方式无法做到有效的分选、融合、入库,已经不能满足未来联合作战对行动速率的要求。未来作战中,电子对抗侦察应该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对海量情报数据进行快速汇集,深度分析后形成全面的电磁信号数据库。战时,面对杂乱的电磁环境,能够快速总结出变化特点,快速分析出所侦察到的电磁信号与对方哪种武器装备相关联,快速判断出对方使用该装备的作战企图及其对我联合作战的影响范围和威胁程度,从而实现对战场电磁态势的敏锐掌控,为妥善高效处置提供情报支持。
以快速响应夺取电磁优势
现代战争中,军事强国对“速胜”的关注超过了“力强”,普遍借助电子信息技术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支撑其多维战场快速机动作战,大幅压缩对手的应对处置时间,处处陷对手于被动之中。面对电磁空间内已知与未知的各种情况,电子对抗的应对速度将是夺取电磁优势的关键,必须在决策行动周期、应对手段研发等方面全面提速,以速度优势赢得时间优势,从而实现“以快制慢”。
提速决策行动环。依托情报信息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技术,在后台进行大量的分析、计算和仿真模拟评估,辅助指挥员进行筹划和指挥控制。通过后台的作战支持,迅速理清对方电子信息系统在其整个作战体系中的关联结构,找出关键信息节点,比如敌方战斗机和无人机空中编队中的通信中继节点。在此基础上,对作战方案和处置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效果进行计算仿真验证,迅速选出最有效、最能直接达成作战目的的方案,并迅速下达至末端作战平台。末端作战平台要提高专业装备的智能化程度。比如采用认知电子战技术,在单装和系统层级也能实现“闻风而动”,自动生成有效应对策略或干扰模式,供操作人员选择,甚至实现“人不在回路”的自主对抗。
打通需求转换链。应将后方的军工体系也纳入整个作战支持体系之中,加快技术研发至实战运用的转化速度。无论平时和战时,一旦发现对方在电磁领域采用了新技术、新战法,就应当将对抗需求第一时间传达相关军工企业,军工企业研发出的对抗手段也应当以最快速度固化到作战装备之中,形成新的作战能力。这种改进可能是软件升级,也可能是加装升级模块,甚至是投入新装备,但在时间上要有区分。可以将对抗需求按照轻重缓急分为一般、紧急和加急三个层次,一般对抗需求主要针对平时态势变化,在应对手段的响应时间上可相对较为宽裕;紧急和加急对抗需求,主要针对战时态势变化,对时效性要求较高,可根据情况规定相应时限。
以灵活协同塑造电磁胜势
未来联合作战中,电子对抗的胜利不代表最终的胜利,电子对抗无论多么“敏锐”和“快速”,都要以服务联合、支持联合的效果为评判标准,以对联合作战的“贡献度”来衡量。在争夺电磁斗争优势的过程中,对方不会束手就擒、坐以待毙,必然会采取各种措施来摆脱困境。电子对抗一方面要巩固在电磁空间内打开的“时间窗口”,另一方面要牵引兵力夺控与火力打击迅速达成作战目的。
以对抗控制频谱。在电磁空间内进行高效机动和协同,打出灵活的电磁频谱协同战。电子对抗领域内的侦、攻、防、控各主要行动要快速、精确、高效地协同,做到对手变我变,甚至是对手刚想变,我已事先预知并提前进行部署。同时,以电子对抗为牵引,在整个电磁频谱范围内与探测、通信、导航等用频活动相协调,充分调动和利用电磁频谱资源,保证己方电磁频谱资源的有序运用。总之就是让对方在电磁空间内无论如何也跳不出我方“电磁围栏”,而我方可在其中进退自如。
用电磁助力全域。在联合作战层面与兵力夺控、火力打击等行动全面展开精确动态的协同,打出灵活的电磁助力战。在联合作战的全过程中,电子对抗要基于网络信息体系,与其他作战行动实现自主协同,形成作战数据快速共享、行动流程快速融合、协同关系快速调整。只有这样,其他作战行动才能更加有效地利用电子对抗所创造的战机和条件,最大限度发挥电磁斗争优势,进而推动联合作战整体目的最终达成,使电子对抗真正成为己方的“效能倍增器”、对方的“行动绊脚石”。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