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贾府经济糅杂和前清经济乱象
张麒
//m.auribault.com 2016-07-12 来源:深圳特区报
分享到: 更多

  读者看《红楼梦》都有一个困惑:贾府的“一篮子货币”和清初的物价、货币及财政政策,怎么都是货不对板

  说贾府的经济有点乱,不仅仅是说它的账目乱、理财乱,还包括它的收支乱、汇兑乱,盘点难。细心的读者看《红楼梦》都有一个困惑:贾府的“一篮子货币”和清初的物价、货币及财政政策,怎么都是货不对板。

  贾府的收入相当可观,却时时捉襟见肘,甚至寅吃卯粮。何故?除了食口众多和地租收入逐年递减等因素而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贾府是高消费的大户,而且消费的多是舶来品、洋货,这东西特别耗银子。第九十二回,写冯紫英引来一个广西同知上门推销四件洋货,总价竟达二万两银子。贾母阁楼的储藏室里诸如玻璃炕屏、花洋线鹤氅、蔷薇硝、杏仁露之类的洋货,不是别人送的就是自家采购的,为这些东西究竟花去多少银子,实在难以推算。而当时市面上的生活日用品却价格低得惊人:一斤螃蟹才五分 ,一篓七八十斤不过四两银子;第六十一回写市面上鸡蛋涨了价,但也“几个钱一个”;贾探春想要弄些小巧的柳编的、竹编的、胶泥巴做的那些手工艺品玩意儿,宝玉就说“原来要这个,这不值什么,拿几吊钱出去给小的们,管拉两车来”(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清代初叶鸦片还没有涌入中国市场,造成白银外流的恰恰是天朝因进口本国缺少或不盛产的物品所致。据史料载:清初货币外流主要通过陆路,西北、西南、东北边一些国家出产的披巾、皮革、染料、珍珠、珊瑚、象牙、兽角等等,经年累月换走中国的一批又一批白银,不计其数。应该说,类似于贾府这些富贵门第,上流社会的人们是消费主流,他们应对“白银外流”负主要责任。尽管自康熙朝便实行严厉的闭关锁国政策,但封建士大夫阶层的奢靡消费并没有因此受到多大影响。那时候,总体上贸易还处于顺差阶段,并未引起朝廷警觉。

  清代以银两为流通货币,银子本应由中央京师铸造、掌控,而各地又偷偷私铸;加上铜钱也做为流通货币,各地可自行铸造在本地流通。繁杂混乱的货币政策,自然叫我们对贾府的钱财账目一头雾水,剪不断理还乱。不是吗?宁国府被锦衣军抄家,就抄得7000两现银,而且还是成色不足、质量低劣的“潮银”。钱财哪里去了呢?原来从“两府财政总管”那里又搜出七、八万金,这是其长期放高利贷的不法收入,也只是不起眼的小数目。

  那还有“银票”没有?清初自顺治朝就有银票使用和汇兑,这东西好携带也易藏掖,而且是不记名的,就如同当下的股票、基金、国库券(尽管也强调采取实名制)什么的,很难查实统计的。王熙凤及府中握有多少银票,书中虽没有确切记载,但也不难想象得出是一定会有的。此外,贾府年终唱大戏撒钱,用的是两个人抬的箩筐装铜钱,这铜钱是各省铸的抑或是贾府私铸的,均不得而知。还有贾府送给外人和府内小辈的纪念币——状元及第小金镙子、笔?如意什么的,是官造的还是私造的,都说不清楚。清初货币政策混乱不堪下的贵族府邸账目,叫“锦衣军”也查不出个所以然来,想必雍正反腐和追缴国库亏空时,在查账和核对数目字方面是伤透了脑筋的。

  清初自康熙朝就实行“永不加赋”的政策,目的是让老百姓休养生息,达到“藏富于民”的目的。清史载,康熙朝终结时,国库仅存银800万两,这除了王公大臣们拖欠公款不还的因素外,也确实有钱回流到了民间。

  那么,藏在民间的这些银子都干什么吃的了呢?是投资实体经济抑或是投资科技?遗憾地告诉你,都不是,清初乃至大清各朝代都在经济上玩“泡沫”——无论是官是民都对房地产情有独钟。他们最是看好“宅子”这个不动产,因此有了钱就往那儿投。有清一代,京城园子够多的了,什么达园 、澄怀园、永泽园、熙春园,等等,数不胜数,这都是官家的。平民百姓也重视建宅子、修宅子买宅子,有钱的第一件事便是办“宅子”的事,没钱的四处举债、砸锅卖铁,再哪怕“喝三年稀饭”也得置个宅子。贾府就是为造那个奢华无比的大观园,将老底子砸进去了,致使流动资金严重不足,造成资金沉淀,影响了一府满门的正常运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房地产投资拖垮了贾府。那么这大观园到底值多少银子?我回答不上来,锦衣军回答不上来,朝廷的户部也回答不了,只一道旨意:交给朝廷(国家)。按照著名经济学家张五常的说法,那叫“毒资产”——这里面有国家的银子、自家的银子,还有比率很高的借贷和抵押……所以毒性很大。

  贾府的经济糅杂,是清朝初叶朝廷的货币政策、财经政策乱象的缩影。(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