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这批女辈后起之秀,能从《不自弃文》中得出“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的结论,抱定“可用便值钱”的理念去开辟府中物用的来源,可谓贾府中有经济觉悟的智者、能者。
《红楼梦》是一部女儿们的颂歌,塑造了贾母、王熙凤、贾探春等一众精明、练达的“经济女性”,艺术形象都十分鲜活、饱满,尤以对贾探春经营、治理行为的演绎、塑造,更为精彩,更加引人注目。
贾探春“兴利除弊”的事迹,是将大观园承包出去让老妈子、嬷嬷们等去种植打理、经营,她们将未有效利用的园子用来种瓜、兴藕,将满树满枝的时令鲜花拿出去卖,换回来银子。探春将这些自主经营性收入以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各占一定比例进行分成,且不入贾府的公账。这一举措,充分利用了大观园现有的土地资源,调动了府里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创造了劳动财富。在封建士大夫经济治理时期,这一举措石破天惊,被后来的《红楼梦》研究者誉为“探春新政”。
“探春新政”闪烁着绚丽的理论色彩,其理论基石就是朴素的“物用理论”和“不自弃”的哲学观点。前者是说世间万物都有其用途,只要物尽所用,就有价值,就会给人们生活带来福利,给社会众生带来福祉;后者是说,人和物都不能自弃,也不必自暴自弃,而是要积极用世,有所作为。《红楼梦》第五十五回清楚地交代,探春因贾府大管家王熙凤小产不能视事而“暂代数月”府上的日常事务管理。本来,她完全可以按王熙凤的现行政策,走走过场“代理”一下就足够了,过去怎么规定就怎么办理,过去没作规定的就去请示一下,或等大管家病好了再办不迟。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就是例内的事按规定走,例外的事等领导定,可三小姐贾探春就不这样。贵为荣府三小姐的她,按照封建时代的礼教,只需读读《女儿经》之类的贤文,再做做针黹纺绩之类,方为正宗正道,大可不必言经济,谈治理,更不可僭越主事的男丁,在府里立规矩,启法度。但探春却是“老鸹窝里的凤凰”、“带刺的玫瑰”,她不以女儿身而自弃,也不因姑娘小姐的身份而淡忘持家理财的立身根本。
她是一个想干、敢干且努力想把事干成的“角”。她不被小姐身份所束缚,不被传统的男尊女卑的观念所羁绊,对朱熹的那篇《不自弃文》心领神会,并切实躬身实践。《不自弃文》是宋代理学家朱熹的一篇著名的“物用”雄文,此文劝诫世人不自弃,敢作为,有担当。论点鲜明,语辞庄严,文章举寻常之例,讲世间之理,所言“怨天者不勤,尤人者无志”,“视天下之物有一节之可取且不为世人所弃,岂以人而不如物乎?”实乃发人深省,启人心智。
“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既可用,便值钱”,这是《红楼梦》第五十二回中探春与宝钗一段对话中的名言。这个“物用理论”,正是探春实施大观园园林承包责任制的理论基石。在贾府经济暗显危机,家族时现异音悲兆的情形之下,探春、宝钗以及平儿、袭人等这批女辈后起之秀,能从《不自弃文》中得出“天下没有不可用的东西”的结论,抱定“可用便值钱”的理念去开辟府中物用的来源,可谓贾府中有经济觉悟的智者、能者。
贾府的男丁,一个个俗不可耐,也无所作为。探春亲眼目睹自己的家父、世叔、家兄、晚辈们种种的不肖行为,但她无力反抗,也无法改变。尽管她是女儿身,却不像林黛玉那般对月伤心,拣花流泪。她平常的习惯就是留心事务,关心贾府治理,所以对嫂子王熙凤心追手摹,和薛宝钗、秦可卿这类人挺合得来。
《不自弃文》云:“士其业者,必至于登名;农其业者,必至于积粟:工其业者,必至于作巧;商其业者,必至于盈资。若是,则于身不弃,于人无愧。”贾府的衰败,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的衰败,是人的堕落,是人心的荒芜,是人的不作为。所以,从这个角度来审视贾探春的所谓承包经营责任制,可以窥见那个时代封建府第的人们有意改造自然、改造客观世界的精神的觉醒,是“物用理论”已在一部分青年人心田里萌芽的典型例证。(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中国式好课堂 并非单纯靠高科技 | 2013-11-20 |
中国式好课堂 并非单纯靠高科技 | 2013-11-20 |
运用经济学分析清初经济社会发展轨迹 | 2013-11-20 |
红楼女儿的经济意识 | 2013-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