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科技

  • 筑牢新基建网络安全防线 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新型基础设施以网络和数据为核心,本质上是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
    2020-06-19 15:01:34

  • 重视“公基”“母机”,强化新基建两大底层支撑

    新基建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的基础工程,是我国新形势下支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
    2020-06-19 08:05:43

  • 加快科技创新须强化知识产权安全审查

    科技创新是现阶段大国竞争的核心,知识产权则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支撑。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涉及国家安全与社会发展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加,要谨防科技创新领域因知识产权问题受制于人。
    2020-06-18 18:37:45

  • 人工智能应“向善”

    一个好的产品、好的技术,也一定会受到法律、人类伦理等社会规则的约束。当科技突破这一切的时候,即便在技术标准上有再好的表现,跑分再高,也不是一个好的产品。
    2020-06-18 14:36:47

  • 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激励力度更大了

    现有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也存在部分不尽如人意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科技创新治理体系。
    2020-06-18 14:33:08

  •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加速器

    无接触物流、行动轨迹采集分析……人工智能在抗疫中的广泛应用,让人们再次感受到这一颠覆性技术的强大能力。
    2020-06-18 10:49:08

  • 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应着重提高五大能力

    打造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战略力量,是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2020-06-17 18:51:32

  • 从建设“智慧城市”向提升“城市智慧”转变

    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针对这次疫情暴露出智慧城市建设的短板和不足,应抓紧补短板、堵漏洞、强弱项,及时调整战略思路,把建设“智慧城市”向提升“城市智慧”转变,助力健全和完善城市治理体系。
    2020-06-17 18:49:19

  • 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先导区

    南京在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应用方面具备一定的基础优势,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程度不断加深。
    2020-06-17 17:12:34

  • 为何要培育“战略科学家”

    科技是强国的支撑,而能否掌握科技创新的主动权,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战略科学家的培养及其作用发挥。
    2020-06-16 16:58:17

  • 算法共谋如何规制?

    在算法语境下,共谋合意,偏离行为监测及惩戒都是以自动化程序的形式进行,执法机构通过事后监管很难识别明确的达成合意并实施共谋的行为,应当调整以人为行为为重心的监管思路。
    2020-06-16 16:52:05

  • 面向公共卫生安全需求 建立开放协同的科技创新体系

    我国科技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个方向,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科研攻关格局,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提供了有效支撑。
    2020-06-12 08:56:06

  • 完善机制流程,以“揭榜挂帅”激发创新活力

    “揭榜挂帅”也被称为“科技悬赏制”,是一种以科研成果来兑现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一般是为了解决社会中特定领域的技术难题,由政府组织面向全社会开放的、专门征集科技创新成果的一种非周期性科研资助安排。
    2020-06-12 08:20:58

  • 当好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国家高新区要从新经济挖掘新机遇

    国家高新区要围绕5G、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领域推出一批面向全球的创新应用场景,吸引全球新技术成果在高新区首发首试和应用转化。
    2020-06-12 08:14:06

  • 把握技术迭代的三个关键点

    技术粒子和迭代规则的交融为新兴技术的酝酿以及传统技术的更迭提供了可能。可见,技术粒子和迭代规则构成了技术迭代的底层逻辑,由此出发可以识别出技术迭代的三大形态特征和内在要求。
    2020-06-10 14:05:43

  • 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时代价值

    系统工程思想是钱学森晚年的重要理论建树和思想结晶,是支撑其人生历程中第三座科技创造高峰的代表性成果。在全面深化改革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的理论内涵和现实情怀,具有重要时代价值。
    2020-06-10 14:02:18

  • 聚科学之能 谋创新之势 营未来之城

    从理论视角看,“科学城”是科学演进内在规律与城市进化功能需求在空间上的汇流,是当前中国前沿城市追求的顶级功能性平台。面向未来,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要行稳致远,需要充分借鉴国内外科学城的发展经验,并结合本地实际,真正做到“聚科学之能、谋创新之势、营未来之城”。
    2020-06-10 10:48:58

  • 扩展现实技术:亦真亦幻创新无限

    混合现实技术属于扩展现实技术中的一种。扩展现实技术不仅在医学领域广泛应用,而且在远程办公、远程巡检以及线上教育、线上商业展示等领域也高效运用。
    2020-06-05 10:12:00

  • 对新一代AI伦理的考量需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在对未来人工智能的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的研究方面,应最大限度地共享对隐患的认识及危机处理方案与经验。只有建立全球共享、群策群力的机制并采取行动,才能保证安全,避免颠覆性技术可能带来的灾难性风险。
    2020-06-05 08:42:15

  • 推进绿色科技创新 确立健康的生态伦理观

    科技创新在深刻地改变着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并深度重塑人类的工作方式和生活模式,给人类带来诸多福祉的同时也造成了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锐减等诸多非预期的生态后果和社会灾难。
    2020-06-05 08:41:21

  • 变“串行”为“并行” 科技创新应与科技伦理同进化

    科技伦理治理涉及多个主体和利益相关方对具体的科技伦理风险的共同感知、探究与应对,必须借助各种评价工具和政策工具对相关问题加以评估、测试和干预、校准。
    2020-06-05 08:32:38

  • 回收火箭到底有多难

    近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龙”飞船首次载人试飞成功,将两名美国宇航员送入国际空间站。SpaceX最大的创新就是首次制造出可重复利用的火箭。
    2020-06-05 08:24:39

  • “揭榜挂帅”激活科研人员“一池春水”

    “揭榜挂帅”这种不设门槛的开放式创新模式,有利于获取外部更多的创新资源支持,可以汇集不同知识领域的人才,对创新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2020-06-04 14:00:50

  • 东西抬首遥望月

    月亮是自然界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物象之一,中西绘画史中都有描绘月亮及其相关形象的作品,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艺术对它的表现方式和月亮所含的寓意则极不相同。
    2020-06-04 08:28:52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20页 至第 确定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用职业技能为康养产业注入发展动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 “互联网+”应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

    互联网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渠道,使劳动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互联网+劳动教育”的模式能够培养受教育者互联网思维,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作贡献。

  • 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劳动实现美好梦想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继续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