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科技

  • 大力弘扬新时代北斗精神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建成暨开通仪式在北京举行。
    2020-08-01 12:54:37

  • 筑牢个人信息保护“防火墙”

    个人信息是自然人与生俱来并在其发展过程中不断形成的,自然人对其应具有完整的支配权利。
    2020-07-21 10:32:29

  • 从基因组大数据到精准医学

    人类基因组研究促成基因检测等一系列新技术出现,还带来基因诊断、基因治疗、靶向药物等医学新手段,生物医学进入建立在基因组大数据基础上的精准医学时代。
    2020-07-21 09:39:42

  • 建立科学家的荣誉感,才能保护高效率非正式交流

    为了科学探索事业本身,我们需要科学家群体内部持续的交流、合作和分享,而这依赖于科学家之间高效率的非正式学术互动。
    2020-07-16 15:36:47

  • 既不能放任跑马圈地,也不能纵容恶意抢跑

    小科学时代,多重发现是可能的,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代价;大科学时代,多重发现可能性小,容易引发学术不端的指控。
    2020-07-16 15:33:41

  • 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整合多学科力量,加强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社会问题研究,建立健全保障人工智能健康发展的法律法规、制度体系、伦理道德。”
    2020-07-13 13:57:27

  • 探索火星,是为了我们的地球

    无论短期意义还是长期意义,探测火星甚至探索宇宙,都是为了全人类的未来。
    2020-07-09 09:32:16

  • 荧惑探寻四千年

    2019年11月,中国行星探测任务首次公开亮相,命名为“天问系列”,并宣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计划于2020年7月至8月间择机实施。
    2020-07-09 09:27:36

  • 新型举国体制引领战疫科技创新

    科技自始至终是这场战疫中的利器和重要经验。科技如何战疫?科技战疫背后又是怎样的体制支撑?
    2020-07-08 14:59:32

  • 共融机器人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

    当前,在产业升级、健康服务、国防安全、太空探索、科考与资源开发等关乎人类未来的领域,机器人的作用日益突出。机器人研究正在成为全球高科技竞争热点,许多国家都将机器人列入优先发展的产业技术行列。
    2020-07-07 07:59:05

  • 围绕城市创新建设新型理工科大学

    创新型城市是创新要素和创新资源的集聚地,依靠科技、知识、人才、体制、文化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对大学在人才培养、知识创新和大学治理等方面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2020-07-06 10:08:10

  • 人类牙齿为何如此脆弱

    原始的脊椎动物靠一口利齿统治了生物圈,然而现代人却深受口腔问题的困扰。我们的牙齿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2020-07-02 08:59:18

  • 加强合作,汇聚起全球科技力量

    回溯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国之间的合作,可以发现正是科学家群体不分国籍、不分你我的共同努力,才一次次激增了民众应对新冠肺炎病毒的信心,并推动科研攻关成果不断出新。
    2020-07-02 07:59:41

  • 让科技更有担当 需从技术、社会双管齐下

    科技所蕴含的潜力和希望要真正转化为对社会有意义的现实力量,真正形成稳健的趋利避害机制,需要包括科技企业在内的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2020-07-02 07:32:42

  • 新冠病毒大流行和来自太空的启示

    太空情怀、行星情怀和宇宙情怀,都是太空为人类带来的启示,我们可以将其统称为太空情怀。
    2020-07-02 07:27:25

  • 构建创新生态系统的关键要素

    作为一种创新范式,创新生态系统是在创新1.0的线性范式,创新2.0的创新系统范式之后的创新3.0。创新生态系统最早在企业竞合中被观察到。
    2020-06-24 10:49:02

  • 努力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为了把握重要战略发展机遇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洞察国内外发展大势,对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指出要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健全国家实验室体系。
    2020-06-24 10:43:44

  • 科技是战胜困难的有力武器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为科学战“疫”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2020-06-24 09:41:03

  • 四措并举,建立健全应急科研攻关机制

    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三次会议,会议指出,“要从体制机制上增强科技创新和应急应变能力”,对增强科技创新的应急应变能力提出了明确要求。
    2020-06-23 09:26:38

  • 提升专利质量 推进知识产权强国建设

    在落实和推进提升专利质量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技术未动、检索先行,认清强化技术情报分析的全过程;产研协同、创新务实,注重专利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对专利的质量需综合判断,不能唯技术论。
    2020-06-23 09:25:44

  • 开拓深空探测新领域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科技水平不断提升,深空探测深度和广度将不断拓展,必将持续带动我国航天技术进步,促进科学认知重大创新。
    2020-06-23 07:36:30

  • 什么是技术治理,怎么用好?

    强调技术治理,应像强调制度建设一样,希望在对治理主体赋能的基础上,也对其自由裁量形成约束和引导,尽可能地降低其弊端,充分发挥其优势,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06-22 11:09:09

  • 科学技术哲学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的学科建制性发展始于自然辩证法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成熟于改革开放后,是中国社会发展新思维的重要提供者与变革参与者。迄今,中国科学技术哲学已成为对中国当代社会与思想影响深远的学科之一。
    2020-06-22 09:04:24

  • 把握新基建机遇 培育未来科技创新领军企业

    创新型领军企业一般拥有明确目标和长远规划,具备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拥有高效组织模式和较强行动能力,在行业内具有持续的竞争力。
    2020-06-19 15:02:45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共20页 至第 确定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用职业技能为康养产业注入发展动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

  • “互联网+”应成为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

    互联网为劳动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有效的渠道,使劳动教育的方式更加灵活多样、内容更加生动有趣。“互联网+劳动教育”的模式能够培养受教育者互联网思维,更好地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作贡献。

  • 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劳动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 劳动实现美好梦想

    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继续谱写“中国梦·劳动美”的新篇章。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