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书评书讯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连载(1)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体系

2020-12-04 16:37:18  来源: 人民网-理论频道

人民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编者按:今年8月下旬,《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基本问题》一书由人民出版社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提纲挈领,以点带面,深入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和鲜明特色。人民网理论频道节选其中篇章连载,以飨读者。

  判断一种理论是否成为科学体系,主要看是否包含鲜明的主题,是否系统回答所处时代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否具有严密的逻辑和完整的结构并且不断开放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这样一个集时代性、系统性、原创性于一体的开放的科学体系。

  (一)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

  恩格斯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一个政党在一个时期要完成的历史使命,一代领导人在一个阶段要解决的时代课题,都是由当时的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决定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创新理论始终聚焦于回答重大的时代课题,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到“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再到“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时代课题无不关乎中国的前途命运,关乎中国去往哪里、走向何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影响时代发展的基本问题,归结起来就是: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无疑是新时代的新课题。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立足新时代,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从社会主义前途命运的高度,深刻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担负什么样的历史使命、实现什么样的奋斗目标等一系列根本问题,向世界再次昭告中国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鲜明立场,为新时代的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

  ——深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哪里来”。进一步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历史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

  ——深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是什么”。进一步亮明了中国共产党坚定的政治立场,旗帜鲜明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是社会主义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要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深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色在哪里”。进一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作出了阐释,系统总结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13个方面显著优势,强调这些显著优势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本依据。

  ——深入回答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何处去”。进一步强调必须接续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篇章,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后半程的历史探索,不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进。

 (二)形成了一个系统完备、相互贯通的思想体系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鲜明主题目标,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等结合上对一系列重要问题作出全方位、立体化回答,在各领域、各方面都形成系统化的思想观点,是一个内涵丰富、系统完备、相互贯通、逻辑严密的思想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用“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概括了这一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

  “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从理论自觉到实践自觉的全方位思考。“八个明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主要从理论层面回答了建设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十四个坚持”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主要从实践层面回答了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换句话说,“八个明确”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十四个坚持”则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一个是支撑整个思想体系的“四梁八柱”,一个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线图”和“方法论”。两者相互融合、有机统一,共同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内容。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系统完备的。这一思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贯穿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学科,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领域,包括对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总体布局、战略布局和发展方向、发展方式、发展动力、战略步骤、外部条件、政治保证等基本问题作出的全面深入阐述,也包括对经济、政治、法治、科技、文化、教育、民生、民族、宗教、社会、生态文明、国家安全、国防和军队、“一国两制”和祖国统一、统一战线、外交、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作出的理论分析和政策指导。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相互贯通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既提出了认识世界与分析问题的根本观点,又提供了解决问题与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体现了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贯通;既关注时代发展脉搏,又顺应人民群众的意愿与期待,体现了真理性与价值性的贯通;既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又以创新理论指导着新的实践,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贯通;既着眼于对全局性、长远性、整体性重大问题的谋划,又关注解决问题的具体路径和实践过程,体现了战略与战术的贯通;既强调着眼于解决现实问题,又提出宏伟奋斗目标,体现了问题意识与目标导向的贯通;既关注中华民族与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又强调为人类进步事业奋斗,体现了中国与世界的贯通。

  (注:本文系该书绪论第三小节内容)

编辑: 张苇柠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团结动员亿万职工建功新征程

    我们要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把讲话精神不折不扣落实到工作中去,团结动员亿万职工,不懈奋斗,继续建功新征程。

  • 弘扬劳模精神 凝聚奋进力量

    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鼓舞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风雨无阻、勇敢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

  • 践行劳模精神 把工作干到极致

    11月24日,5年一次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隆重召开。看着电视里熟悉的画面,回想5年前自己接受表彰时的情形,仍然非常激动。

  • 以劳模精神激发创新活力

    在日前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建设高素质劳动大军。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需要,勤学苦练、深入钻研,不断提高技术技能水平。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