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劳动者-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工运前沿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

培养一代又一代高素质劳动者

王淑娉 李建华
2020-12-11 09:41:13  来源: 人民日报

  劳动是一切幸福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强调:“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的劳动观,培养一代又一代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劳动的高素质劳动者”。这为大力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一个人只有拥有正确的劳动价值观,才能真正理解劳动的内涵、本质和意义。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要求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劳动创造人、创造价值、创造财富、创造美好生活的道理,明确我国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是国家的主人,真切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厦是靠一砖一瓦建成的,人民幸福是靠一点一滴创造得来的。作为时代新人,青年学生要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价值观,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继承中华民族热爱劳动、勤于劳动、善于创造的优良传统,在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理念的基础上,倡导创造性劳动;弘扬劳动精神,让青春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绽放光彩。

  提高创造性劳动能力。劳动能力培育,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当今时代,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应用,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面对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面对繁重复杂的发展任务,新时代劳动者不仅要爱劳动、会劳动,而且要懂技术、能创新。提高青年学生创造性劳动能力,要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加强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新文科建设,加强创新型实验建设,鼓励学生开展创新创业训练,强化敢闯会创能力培养;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产学研合作中提升创新驱动发展能力;鼓励学生走出校门,走向企业、田野,在劳动历练中增长智慧才干,把汗水挥洒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事业中。

  养成良好劳动习惯。新时代,劳动教育面临的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其中既有物质生活水平的全面提升,也有智能化时代对劳动形态的新挑战。越是如此,越要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遵循劳动教育规律,引导青年学生养成良好劳动习惯。要组织和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让学生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磨炼意志,通过内容丰富的活动助力劳动习惯养成和品质培养;教育学生用勤劳双手和诚实劳动创造自己的美好生活,鼓励青年学生在劳动中锤炼品格;注重结合学生学科专业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积累职业经验,培育创造性劳动能力和诚实守信的合法劳动意识,把良好劳动习惯和品质养成与学生专业学习、职业规划等紧密结合起来。

  (作者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编辑: 张苇柠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 【观点撷英】推动劳模创新工作室更好发挥作用

    12月19日,首届劳模创新工作室论坛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举行。论坛上,多位负责创建和运行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劳模和企业代表,总结分析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在创新创造为企业增效和提供人才保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以及当下面临的问题。

  • 【工作研究】工会引领社会组织提升服务水平的思考

    工会在加强对劳动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过程中,要主动作为,探索共建共联的有效路径,围绕职工所需,融入社会综合治理体系,发挥作用,实现服务水平提升。

  • 【热点思考】构建“共享+工会”工作机制的建议

    “共享+工会”工作机制借助云平台与大数据技术,以智慧工会平台为中心,把众多企业、工会与职工聚合在一起,发挥服务共享低成本、优势互补高效率的优势,让工会服务更为人性化。

  • 弘扬“三个精神” 铸就大国重器

    中国航发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以劳动圆梦,以奋斗启航,勤于创造、勇于奋斗,奋力走好航空发动机自主研发新征程,创造新的业绩、铸就大国重器。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