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听琴:听琴与心对话
//m.auribault.com 2017-09-01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自由与严谨相结合是魅力所在

  和许多艺术门类一样,古琴曲的演奏也要经历从“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演奏时必然要遵循一定的规矩,但古琴又是一门自由与严谨相结合的艺术。

  戴晓莲认为,音乐最大的魅力在于变化,而不是一成不变的。不同的演奏者在演奏同一首曲子时往往会表现出不同的味道,这种味道是根据他(她)演奏时的气息、状态,甚至心情而变化的。以下几首古琴名作是历代演奏家都热衷演奏的,每位弹奏家在演奏时都充分体现了各自不同的韵味与风格。

  《阳关三叠》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琴小曲,是根据唐代诗人王维的七言绝句《送元二使安西》谱写的。无论是初学者还是古琴爱好者几乎都知道这首曲子。这首名曲后来还被移植为二胡曲和古筝曲等。

  《阳关三叠》最精彩的部分在“第三叠”,全曲的情感在这一部分达到了高潮。把不同版本的“第三叠”进行对比就会发现,古琴家吴兆基先生的演绎非常平稳。成公亮先生在节奏的把握上更自由,几乎接近于无节奏,他的每一个音都带有挠。容天祈先生在演奏时就都不带挠,而是直上直下的。聆听不同演奏家对乐曲不同的处理,正是欣赏古琴曲的情趣所在。

  《乌夜啼》是一首很受人喜欢的古琴名曲,要弹好这首曲子并不简单。戴晓莲曾专门去北京向古琴家吴文光先生学习此曲。考取上海音乐学院后,她又向古琴家姚丙炎先生学习,先后得到了两位古琴大家的真传。

  《乌夜啼》原为南北朝时期表现爱情题材的民歌,琴谱初见于《神奇秘谱》。吴文光和姚丙炎等古琴家都曾打过此曲,但两位打谱却打出了截然不同的风格。“姚丙炎先生的版本比较文人气,如果用绘画来比喻的话,这幅画绘就了一只鸟; 而吴文光先生绘就的鸟则非常多,各种各样的鸟在一起争巢,画面非常热闹。而我自己在演奏时则倾向于淡雅、内敛的风格。”戴晓莲说。古琴的演奏从来不是绝对的、刻板的,需要根据演奏者的自身情感去表达,在演奏中自然流露,把自己融入音乐之中,从而达到“人琴合一”的境界。(本报记者 陈俊? 实习生 白清怡)

1 2 3 共3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