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文化名人-正文
听琴:听琴与心对话
//m.auribault.com 2017-09-01 来源: 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戴晓莲教授在表演古琴

  ◆沈正国在讲解

  ▲《神奇秘谱》是著名的古琴谱

图片由上海图书馆提供

  近年来,“古琴热”持续不减,爱好古琴、学习古琴的人越来越多。

  日前,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上海古琴研究会会长戴晓莲与民族乐器制作专家沈正国在上海图书馆讲解了“古琴操缦与传承”,并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作为演奏家与乐器制作者,他们眼中的古琴艺术究竟有哪些魅力?听懂古琴,又有哪些门道?

  古琴谱就像散文诗

  戴晓莲教授是现代广陵派古琴的传人,她从少年时就随广陵派古琴泰斗张子谦先生学习古琴,并先后得到古琴大家吴景略、姚丙炎、吴文光、龚一、林友仁等人的精心指教。

  在戴晓莲看来,琴与谱都是古琴艺术不可分割的部分。有着三千年悠久历史的古琴艺术之所以能流传至今,不能忽视琴谱的传承。

  古琴琴谱很“神奇”:它分为文字谱与减字谱,它既不是西方的五线谱,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简谱,它看上去就像散文诗。

  文字谱是用语言文字把音位、指法、弦序记录下来,一份琴谱是可以像读书一样念出来的。我国现存最早的古琴文字谱是1400年前的《幽兰》。

  不过,用一大段文字描述简单的几个音不免显得有些繁复。到了唐代,减字谱出现了,减字谱又称指法谱,是一种以记写指位与左右手演奏技法为特征的记谱法,它在文字谱的基础上大大简化了。

  在《红楼梦》中,贾宝玉曾称古琴减字谱是“天书”。其实,“天书”并不难学,对古琴爱好者而言,只要掌握了其中的基本规律,就可以把“天书”给认出来。

  我国现存有3000多首古琴曲资料、一百五六十个版本的琴谱。历史上比较著名的琴谱有《神奇秘谱》,是朱元璋的儿子朱权所编撰,流传至今的古琴名曲《广陵散》《梅花三弄》《高山》《流水》等都能从《神奇秘谱》中找到谱本。

  沈正国认为,古琴乐谱之所以“神奇”,就在于它留给后人的是文字,而非音符,它只记录指法和音高,并不记录旋律本身;而西方的五线谱则是一种精确的记谱法,每个音的音高、时长都有明确的标记。如果把五线谱比作音符的坐标,那中国的古琴谱就像是散文诗,它可以是一句很长的话,但有时候又很短。这种模糊的记谱法,给后人很大的自由空间,这也就是为什么古琴曲的传承需要口传心授,曲中的真意往往在琴谱之外。

1 2 3 共3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