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有媒体报道青岛滨海学院多名学生反映校规过严,男女生仅牵手搂抱就会被记作违纪受到处分。随后,该校多名学生向记者反映,学校不仅限制校园中男女生正常交往,还会强制要求捐献县志。校方表示,学校不提倡,也不反对男女生恋爱,捐献县志属于学生自愿行为,如有学生所反映的情况存在,将严肃查处。
青岛滨海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从学校官网介绍看,该校拥有山东省民办本科高等教育特色名校建设高校等名号。学校简介很现代,校规却有令人不知今夕何夕之感。既然是大学,学生入学时绝大多数都已成人,牵手、搂抱是权利,任何人无权干涉。至于强制捐献县志,更于法无据,任何人无权施加。这是在校规之上更大的规矩。
从一些具体的细节,不难看出这所学校展现出的一副冷酷面孔。记者拿到了多份学校文件,除男女生交往外,还要求学生一律为黑色直发,不符合的学生要向班主任开一份“头发证明”,如发质受损严重、染不上色、染黑掉色、自然黄等,否则在检查时会一律作扣分处理。该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生周一至周六无法外出,上课期间,学校不允许学生在宿舍或者校园里逗留,一旦在学校内逗留被发现,则会被记为游离,也会被记作处分,扣思想品德分。虽然规矩繁复,动辄触犯,但学校也“人性化”地留有救赎之门——捐献县志可减分。当然不可随意购买,每个班级所对应的购买县志的地区均不同,并列有可购买该县志的书店店名。
如今,校园暴力是舆论关注焦点,而有些过于“奇葩”的校规,也沾染了“暴力”的底色。校园暴力表现形式不一,以权力作支持,限制他人权利、羞辱学生尊严的行为,与言语辱骂、肢体攻击、非法拘禁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相对于学生之间偶发的暴力行为,“奇葩”校规所带来的“暴力”是一种机制性的压制:出台缺乏科学研究与意见征集的非人性化校规,对学生权利作出种种限制,从着装打扮到行为规范一应俱全,甚至与个人的基本权利相悖,并课以极其严格的处分。学生生活在如此环境,非但没有人格自由的舒展,反而动辄受挫,其神经之紧张、个性之压制、尊严之贬抑,与校园暴力带来的精神压迫,相去几何?
眼下,“奇葩”校规有蔓延的趋势,从小学一直到大学都有存在,这种现象须及时予以纠正。这类校规背后的价值观,是对个人权利的漠视,是对人格的不尊重。无论面对的是孩子还是成人,有些学校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将学生置于人格不健全、被教导的不平等地位,将学生全面管束起来。这些行为往往打出“为学生好”的旗号,其思维模式是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而非需要培育的个体。学校把方便管理作为首要考虑,学生的权利、个性成长、反思能力大概不在其视线之内,怯懦、盲从、暴戾也就容易从蛮横的校规传导至学生个体。
校园应当是美好的,学生在这里受到智慧的启迪,形成健全的人格,被人尊重并学会尊重他人。社会期待着这种美好能在学生离开校园后反作用于社会,让教育成为对未来的溢价。而“奇葩”校规,无疑是反其道而行之。
韩 睿:公司奇葩规定也是权力暴力2014-12-18 |
吴左琼:校园文化不是“建长城”炼成的2015-04-17 |
“微信红包防逃课”只是媒体在“逗乐”2015-10-28 |
钱桂林:奇葩作业应该尽早绝迹于我们的视野2015-10-29 |
新闻观察:“微信红包防逃课”只是媒体在“...2015-10-28 |
“奇葩”请假条是多元社会下的个性表达2016-02-19 |
等待观望不止,“奇葩证明”难休2016-04-01 |
“以毒攻毒”标语折射社会价值偏差2016-04-01 |
像反家暴一样保护老年人权益2016-05-26 |
高校管理不能信马由缰2016-06-17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