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北京曲艺演出场所的历史变迁
张秀艳
//m.auribault.com 2015-12-09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茶馆与园子

  清末民初,北京的茶馆分为几类,有“书茶馆”“清茶馆”“棋茶馆”以及季节性的临时茶棚。清朝末年,书茶馆邀请表演的都是曲艺名家,听书的茶客都是官宦贵胄。辛亥革命以后,随着社会风气和习俗的变化,一向在庙会、集市卖艺的曲艺艺人,开始逐渐进入“书茶馆”和“杂耍园子”演出。

  民国年间,兴起了一批平民百姓可以经常光顾的、大众化的书茶馆。辛亥革命以前,茶馆、茶园不允许妇女入内,到了民国,才逐步接纳妇女,但男女席位分开,至20世纪20年代才放宽限制。书茶馆又称“书馆”,门口悬挂海报,写明某日特邀某艺人演出某部书,屋里设置桌椅板凳,经营茶水,还有小贩卖瓜子、花生、冰糖葫芦等小食品。书茶馆在上午像清茶馆一样接待茶客,下午和晚上约请曲艺艺人演出,大多为评书、京韵大鼓等。下午的演出一般在两三点钟至五六点钟,晚上演出又称“灯晚儿”,通常在晚上八点钟至十一点钟前后。茶客们边喝茶边听书,除付给茶资之外,每演完一段,便有茶馆伙计拿笸箩收钱,茶客还可以点艺人和点曲目,但需要另付费用,所谓“书钱”。每天收的茶钱,全归书茶馆;收的书钱,要按照上座多少及艺人的名气,由书茶馆与艺人双方约定分成比例。民国初年,鼓书女艺人开始进入书茶馆卖艺。女艺人被称为“坤角儿”,“坤书馆”因此得名。坤书馆大多聚集在天桥一带,都是由女艺人演出,但牌匾上并不标明坤书馆,最初演唱“莲花落”,后来逐渐演出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岔曲等。20世纪40年代末期,北京的“书茶馆”达到70余家,至50年代初期,仍然有40余家,大多聚集在天桥、朝阳门外、新街口一带,文革当中,书茶馆全部停业。

  “杂耍园子”是指民国初年兴起的游乐场所,主要演出评书、相声、鼓曲等曲艺形式。大的杂耍园子就是一个综合商业娱乐场所,里面有商店、饭馆、戏园子、电影院,例如“新世界游艺场”“城南游艺园”“西单游艺社”等。20世纪40年代,北京可以演出曲艺的戏院、剧场约有30余家,例如吉祥戏院、长安戏院、开明戏院、华北戏院等。集中在天桥、东安市场、隆福寺等庙会、市场的演出场地,被称为“明地”。北京南城的天桥是许多民间艺术的发祥之地,清末民初时期,相继在天桥卖艺的民间艺人大约有600余人,包括曲艺、戏曲、杂技等各色艺人。天桥既是北京平民百姓的主要游艺场所,又是各个行当的艺人扬名立万之地。20世纪50年代,天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容、街道得到整治改造,新建了剧场,许多民间曲艺艺人被招收进国营或集体所有制的文艺团体,1957年以后,天桥的各类私营或个体的演出场所大部分停业。

1 2 3 共3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