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散煤污染防治掣肘何在?
//m.auribault.com 2016-01-06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 更多

补贴政策须一致化

  “大气十条”实施以来,京津冀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散烧煤治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由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地大面广等因素,这一区域散煤管控仍存在诸多问题,效果还不乐观,提升空间巨大。

  其一,注重流通环节管控,堵住劣质煤进入渠道。在农村地区,价格是消费者进行煤炭选择的决定性因素。虽然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在散烧煤管控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但由于目前煤炭经营许可制已经取消,洁净煤推广尚处在起步阶段等,导致散烧煤质多样化,尤其是劣质煤大行其道情况较为普遍。京津冀三地政府应协同应对,建立联合检查机制,重点关注流通环节的管控。可在行政区域主要交通节点设置检查点位,与超载检查同时进行,对于煤质不达标的予以劝返。对于煤炭经营单位,要加大抽检力度,多采取暗查方式抽查,发现销售劣质煤即予以严惩,形成震慑。

  其二,推进城镇化建设,解决城市城乡结合部散烧煤难题。由于城市疏散人口、城市扩张等原因,京津冀靠近城区区域聚集了大量外来人口,催生了众多的违章建设,有很多低端服务业,如小洗车、小洗浴、小餐饮、修车行等。其冬季取暖和经营性供热均以散烧煤为主,并且均是低空排放。建议地方政府加大城镇化力度,将现有城乡结合部尽快城镇化,实现集中供热,减少散煤使用量。同时,注重城市规划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对城市发展进行通盘考虑,做好城乡发展衔接,不能还了旧账欠新账。另外,要立足实际考虑非户籍人口的散烧煤补贴问题,要探索适合的方式,切实减少区域散烧煤数量。

  其三,完善清洁煤替代,解决农村地区散烧煤难题。目前,农村地区的清洁煤替代工程正在推进,但是存在不少问题。一是相邻区域补贴不一,一些群众心里不平衡。京津冀一些地区距离很近,但补贴相差甚多。例如,为推广清洁煤,天津市某区采取免费送炉具,购煤再补贴的方式。而一河之隔的河北某县,虽然购煤有补贴,但炉具需自购。一台专用炉具少则千元,多则数千元。两地老百姓在多年前本是一个县域,只是行政区划变化后才分开,而补贴如此不一致,致使一些百姓对于清洁型煤兴趣不高。二是地方在推广时手法简单,不注意群众感受。有的地方要求,需先缴费购买清洁型煤,政府再发放专用炉具,老百姓根本不了解新型炉具的效果。部分基层政府仅仅将炉具一发了之,或者强令基层干部或者党员领取炉具,出现领了炉具不买型煤,或者领了补贴却不用型煤,自行采购散煤的情况。三是炉具设计不实用和型煤质量不过关问题突出。部分地区推广的专用炉具设计不实用,如烟囱不能走土炕,只能走直筒外排烟气。有的清洁型煤不禁烧,炉渣多,热值低,用于烧水做饭都勉强。

  由此,在清洁型煤替代推广过程中,国家要考虑京津冀地区的经济发展区别,采取措施尽可能实现京津冀地区补贴一致化。尤其是临近京津的河北一些地方,要与京津的补贴相一致。同时,政府要加大专用炉具攻关力度,集中科研力量研发更符合老百姓需求的设备。要加大对清洁型煤厂家的监管力度,建立退出机制,让领了补贴还造假的企业受到惩罚,形成市场震慑。最关键的是,政府在清洁型煤推广过程中不能一刀切和一窝蜂,不能仅仅重数量,而是要重质量,还要有侧重点。要因势利导,让老百姓看到清洁型煤的好处,心甘情愿地使用清洁型煤。(刘传义,环境保护部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

1 2 3 4 共4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