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杂文随笔-正文
让“文化自信”融入百姓生活
蒙 曼
//m.auribault.com 2017-10-18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分享到: 更多

  当选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心情很激动,也很忐忑。

  激动是因为,作为一名来自基层一线的教师,这是完全出乎我意料的事情。过去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并把“文化自信”提到了很高的高度,这对我们文化和教育领域的工作者来说是巨大的勉励与敦促。

  而忐忑,则是因为作为一名党代表,怎样表达好我所代表的党员和群众的心声,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对此我还没有十足的把握。

  过去的五年,可以说是中国在文化发展方面最有作为的五年。如果说之前中国文化一直在“长身体”,那么这五年则是实实在在地在“长精神”。“文化自信”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件“长精神”的事情。我们不再仅仅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一切,而是希望社会综合发展,希望文化能够发挥引领作用。

  这五年,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和传播有了大踏步的发展。于我个人而言,这是我所经历过文化节目最繁荣的五年。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汉字听写大会”“成语大会”“谜语大会”“诗词大会”,以及最近的“绿水青山看中国”“民歌大会”等等一系列的文化盛会都在主流媒体推出,而且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

  举一个身边的例子,诗词大会节目播出之后,在我的微信朋友圈里,每到节令节气的时候,大家都开始喜欢用诗词来抒怀了。白露时,有“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等诗句;到了中秋,不仅能看到有人引用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更能看到如“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色落谁家”等很多我们过去认为不是那么耳熟能详的诗句。其实,那些原本我们认为很精神层面、很“高大上”的东西,恰恰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是可以渗透进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的。由此也可以看出,“文化自信”并不仅仅是一个口号,而是有着广泛的民意基础的。

  在教育体系,中华传统文化也更加广泛地融入其中。我们成立了国家教材委员会,统编历史、语文、法治等方面的教材,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深入到基础教育之中。这是一项夯实基础、培植根器的工作。

  所以,文化也好、教育也好,在这五年里的发展,都让人感到信心十足。

  党的十九大是承载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会议。出于对本职工作的兴趣,我最关注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文化和教育领域的相关阐述。相信党的十九大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更好地树立文化自信指明方向。

  (作者为党的十九大代表、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教授)

  (本报记者 孙 懿整理)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