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影产业市场的监督监管,对票房造假企业进行重罚,对严重者敦促其停业整顿
3月4日上映的电影《叶问3》票房涉嫌注水,上映两天后,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紧急召开会议,并约谈相关负责人。近年来,从《英雄之战》票房自产自销,到《捉妖记》的“幽灵场”疑云,再到《叶问3》的票房造假风波……在高歌猛进、繁荣发展的中国电影市场,仍有不少关于电影行业的秩序亟待规范(3月28日《光明日报》)。
众所周知,电影票房是指影院的放映收益或一部电影的影院放映收益情况,它是衡量电影企业或新片经济效益的最明确、最直观的数据之一。另外,电影票房的相关数据还会为人们观看某些新片提供参考,前期票房“飘红”的新片往往是人们竞相观看的“热片”。正因如此,才有发行方为了争取院线更多排片或为了营造影片上映的首轮轰动效应,拉动舆论、吸引观众,进而采取错误手段在票房中注入水分,目的就是为给新片造势,图个更好的“收成”。
应当说,电影票房造假现象的存在,对整个电影产业的发展而言,是十分有害的。说含蓄点,这是一种炒作手段;说直白了,这是严重的自欺欺人。其不仅挑衅了电影行业规则,给电影市场和电影宣发机制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使真正优秀的电影作品排片量被压制,无法参与正常的市场竞争,而且也有误导欺骗观众之嫌,让观众也在被动的情况下为一些自己不想看的电影买单,剥夺了身为观众和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正如著名剧作家、评论家赵葆华认为的:“票房造假的行为不仅毁誉影片本身,而且更可怕的是摧残中国电影市场的公信力,动摇观众对国产电影的热爱。”这正切中了电影票房造假带来的深层次危害。
毋庸讳言,近年来票房造假在电影界相当普遍。不得不承认,大规模购买票房为电影造势,是国产电影片方普遍采用的方式,电影市场上也似乎流行着“别人都买票房,我们不能不买”的潜规则,而这恰恰反映出,我国当前电影产业市场的不完善、不健全,反映出某些影片制作和发行方面存在的浮躁感以及急功近利的心态。可以肯定的是,一部虚构票房收入的影片注定是一部连制作和发行方都心里没底的影片。从这个角度讲,正反映出某些影视企业过度追求经济效益从而忽视社会效益的现实。
事实上,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是不是好影片,很多观众是不会单纯以票房首轮收入为判断标准而选择观看的,还要看已经观看过影片观众的口碑。如果是口碑极佳的影片,势必会有大批观众前往欣赏;而如果影片落了差评的话,即便首轮票房收入伪装得再出色,也不会骗过观众的眼睛,到头来还是会入不敷出。
诚然,电影市场的运作过程关系到资本交易和成本回收,然而电影的成本回收率绝不该成为评价一部电影的首要标准,更不能使电影制作过程被资本绑架。只有注重电影作品本身的质量,才是长久站稳市场、抓住观众的根本途径。
在发展文化产业成为社会共识的大背景下,是时候对电影票房造假进行整治了。对此,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电影产业市场的监督监管,对票房造假企业进行重罚,对严重造假者敦促其停业整顿,让这些造假公司声名狼藉无法行走市场;另一方面,要深刻反思电影产业市场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化电影产业市场改革,理顺相应关系,通过完善相关制度,堵塞漏洞。
道歉即可2009-11-23 |
陈 才:票房大跃进靠什么撑场子?2010-12-30 |
新华每日电讯:中国电影——高票房背后的产...2010-06-22 |
舒圣祥:请不要代替市场决定电影票价格2012-02-28 |
尹 鸿:屋檐下飞不出金凤凰2012-02-28 |
从电影大国到强国:前景可期 挑战重重2015-07-24 |
从电影大国到强国:前景可期 挑战重重2015-07-24 |
白毅鹏:票房注水的金杯银杯换不来影片口碑2015-10-26 |
票房造假,观众体验却很真2016-03-24 |
中国网:电影票房注水,出路在哪2009-11-23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