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上个月,马云在澳门大学演讲时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趣事:不熟悉的商界精英见到他,总是问,您是耶鲁大学商学院毕业的吗?马云嘿嘿一笑,答:“不好意思,我是杭州师范学院毕业的,不过我手下有不少耶鲁毕业的员工。”马云的故事固然励志,但不可否认,社会各界精英如他这般非名校出身者毕竟不多。
即便是最初起步,名校生也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近年来,不同版本的高校毕业生酬薪排行榜上,名列前茅的都是我们熟知的那些名校。比如,北京大学今年公布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显示,北大毕业生第一份工作平均月薪为12217元,远超平均水平。名校能培养出的杰出校友、社会精英人数也远超普通高校。不得不说,这些现实中的成功范例是名校最大的吸引力之一。
为何名校会有如此大的能量?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在《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中认为,教育机构被资本和权力划分为一个个场域,学生在名校中也直接受到社会精英的垂青和赏识,学习能力与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正相关。尽管他分析的是法国教育的问题,但在今日中国,这些观点及其背后的现实依然深刻而残酷。这也是从中学时代,老师、家长们就要求学生“削尖了脑袋往名校钻”的道理,即使考不上名牌本科,也要通过考研、考博来实现名校梦,这似乎是很多上进青年的共同心理。
然而,读名校一定能让人成功吗?读名校,到底是为了读什么呢?当然,我们得先界定成功的涵义。成功并非世俗意义上的功成名就,而是自我价值的拓展与实现。以我的经验来看,读名校并不等于一定能自我实现,好的环境只是一方面,还需要靠艰苦的自我奋斗。但不可否认,名校的确有助于让梦想成真。
正如斯坦福大学的校训“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自由之风永远吹拂),自由开放的校园环境和读书氛围是名校的共同特征。读名校最重要的是能获得先进的思维方式,这显然与名校深厚的文化背景、前沿的知识视野和活跃的校园文化息息相关。在北大中文系,本科阶段老师们就会要求学生养成研究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在解读一个文本、一个文化现象时,不能照本宣科或拘泥于原有的观点,课堂授课也不发统一教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而在很多地方普通学校,授课教材陈旧不堪,学生应付考试死记硬背,学生的创新性思考也很难得到鼓励。在自由包容的校园环境中,有名师的指导,有各种各样学术交流的机会,学生们的见识自然与众不同,看待世界和人生的视野也会大大拓展。
现实中,名校毕业生基本都能找到不错的工作,学校(校友)能提供的资源和人脉支持相当可观。比如,人大、复旦等学校新闻专业的学生,自然比其他学校的学生多很多机会。因为有很多业界的中坚人物、优秀前辈都是自己的校友,进了这样的“圈子”,实习、求职就变得相对容易。而在每年求职季,非“211”“985”学校的学生,比名校生面临更大的压力;所谓“就业难”也主要发生在二本、三本群体身上。
尽管学生的发展根本在于自我奋斗,但不能忽视环境对人的影响。读名校的好处还在于能拥有优质的同学圈子。比如,名校多有“一流学生、二流老师、三流管理、四流硬件”之说,暂且不管后面几条是否正确,一流的生源的确集中于名校。在名校,追求优秀早已成为习惯,同学之间会逐渐形成相互学习、砥砺思想、各取所长的良性循环。水涨船高,在这样的氛围里读书,自己也不可能沉沦。而在不好的环境里,追求上进可能反成异类,甚至被“圈子”边缘化。“学霸,又去上自习?”“一起来打游戏吧!”“你怎么不逃课啊?”这些很容易让人随波逐流,使本来有禀赋的学生“泯然众人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