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应试教育催生千万“陪读”大军,黄燕就是典型。从小学到高中,为了女儿能上长沙四大名校之一,她放弃了自己开办的幼儿园,全身心陪女儿读书;为了女儿能考上一所重点大学,她不惜举家搬迁到雅礼中学附近,租房照顾女儿。(6月9日《三湘都市报》)
一位母亲,选择给女儿陪读,从小学到高中,女儿在哪里就读,她就将家安在哪里。为此,她租房6年,花费近10万;为此,她放弃了产业,远离了亲朋好友。同时,在女儿参加高考后,她不知干什么了,完全丧失了自我。特别是,面对母亲全职陪读,女儿感到压力重重,万一考不上名校该怎么向父母交代?当陪读和学业压力,成为孩子不可承受之重时,值得家长反思。
事实上,陪读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些家长宁可放弃自己的事业,也要给孩子当全职陪读,是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表现。很多家长根深蒂固的认为“前人强,不如后人强”,把希望都寄托在下一代身上,愿意以“牺牲自我”,来成就孩子的未来,这实际上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的一种普遍的“补偿心理”。陪读实际上是家长对学校教育过程的过度参与,是一种溺爱到极致的表现,不仅会削弱学校的教育功能,从长远看,也不利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
陪读或许暂时解决了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但同时又会使孩子失去独立自主、自我锻炼的机会。家长主要应该培养孩子健全健康的人格,让其在精神、心理、技能等多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孩子被家长陪伴着,不仅觉得没有一点自由空间,心理也会变得非常脆弱,从而害怕失败,担心自己对不起家长的爱,一旦他们学习成绩不好或者考试失利,将会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其次,家长对孩子的爱,并非仅仅表现在为孩子做了多少,而在于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习惯及美德,在于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为人处世的技巧和融入社会的能力。
可见,莫让“陪读”成为孩子不可承受之重。 陪读虽然精神可嘉,但做法不可取。这实际上是一种非理性的病态教育方式,是一种“赌博”行为。当陪读之风入侵校园之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全靠金钱和物质维系,并被亲情绑架,学生的每一次付出,均会受功利的驱使;特别是,如果教育部门和学校,对这种“着急”式教育方式,不加以管理和引导,任其无序发展,势必会污染学习空气,甚至会玷污圣洁的校园。因此,家庭教育的过度参与,实际上是对学校教学秩序的一种横加干涉,热衷于陪读的家长,当三思而行。
中工时评:莫让“最强大脑”成为孩子不能承... 2014-03-20 |
编外谈:职场新动向,公务员跳槽(晨思) 2014-04-08 |
莫让来电显示费再糊涂收下去 2015-10-10 |
让象牙塔保持那份纯净 2015-11-04 |
对“双十一”别捧杀也别棒杀 2015-11-13 |
“慢就业”莫成为“漫就业” 2015-11-30 |
宋 潇:学霸不应成为“高冷”代表词 2015-12-17 |
听你说 2016-02-18 |
快评论 2016-03-16 |
“玩手机的父母”何以成了孩子的“众矢之的” 2016-03-3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