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彻底终结“挂证”现象,不仅要做“加法”,提高制度门槛和加大监管力度,还要做“减法”,即建立更为科学的企业资质评价体系,减少和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指标要求。
一张建造师、结构师、给排水工程师等职业资格证书出租、挂靠,每年可获得上千甚至数万元“挂证费”。近期,住建部、环保部等部委陆续通报多批违规“挂证”机构与人员,多地也专项清理整顿职业资格“挂证”现象。
职业资格证的挂靠乱象由来已久,并由此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挂靠经济”。千辛万苦考到一张含金量十足的职业资格证书,不是用于工作和服务社会,而是拿去给企业“充门面”,持证者得到实惠,企业借以提高资质,在市场上更有竞争力。而且,通过率越低的资格证书,价码越高。不得不承认,“知识就是财富”在这里以一种讽刺的方式呈现,但知识如此变现,不仅没能为社会增加财富,反而可能成为“祸害”,这便是职业资格证挂靠乱象必须被正视和彻底终结的根本原因。
职业资格证书挂靠是典型的弄虚作假行为,其危害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破坏市场公平,扰乱市场经济,滋生恶性竞争,二是埋下安全隐患。尤其是在环境评测、重大建筑工程领域,就如同一颗“定时炸弹”,其危害不亚于偷工减料。住建部今年3月公布的一份处罚通知就是一个例证:2014年底,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体育馆及宿舍楼工程工地发生坍塌,造成10人死亡,4人受伤。事后查明,该项目经理叶耀东身兼两职,此前已被企业安排至另一家体育馆工程担任项目执行经理,但仍参与清华附中工程招投标。因为资质造假而发生事故当然只是小概率事件,但谁又能说偶然之中没有必然?
一人一证,证随人走,这是职业资格证的制度本意。相关职业资格管理规定也明确,对工作单位与注册单位不一致的“挂证”行为,会处以撤销注册、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注册等处罚。处罚不可谓不严厉,但现实中却难免有色厉内荏之嫌。职业资格证挂靠现象泛滥,乃至成为业内常态,是因为有适宜生长的“土壤”。一张职业资格证,挂在企业一年,少则几千多则几万十几万,几乎躺着就把钱挣了,如此大的利益诱惑,总会有人抵挡不住。“考证经济”之所以火爆,这恐怕也是原因之一。
近年来,各地对职业资格证“挂靠”行为加大了清理力度,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监管平台、信息收集不完善等原因,人证分离的现象依然普遍,治理上存在“挂一漏万”的问题。比如调查发现,在重点整治之下,有人为大型环评项目专门成立公司操作资质挂靠,还有的将触角伸向监管暂时没有覆盖的领域。资格证“挂靠”的操作手法越来越专业化,但相应的监管模式还是老样子,自然是防不胜防。
随着住建部“四库一平台”一体化信息数据库项目的启动,尤其是2017年社保系统有望实现全国联网,“挂证”的难度将越来越大。但要看到,彻底终结“挂证”现象,不仅要做“加法”,提高制度门槛和加大监管力度,还要做“减法”,即建立更为科学的企业资质评价体系,减少和降低一些不必要的指标要求。“挂证”的泛滥以及企业对资格证的强劲需求,与某些职能部门对企业提出了过高甚至不切实际的资质要求有一定的关系,使得一些中小企业无法参与市场竞争,要想生存只能造假。好在,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启动,一些部门已在有序简化、降低企业资质标准指标要求。显而易见,这同样是简政放权的重要内容。
强化执行力,破解建筑工人“伤不起”难题 2015-01-08 |
强化执行力,破解建筑工人“伤不起”难题 2015-01-08 |
强化执行力,破解建筑工人“伤不起”难题 2015-01-08 |
新京报:莫让“红顶中介”成“二政府” 2015-01-16 |
晨 曦:冷静看待力帆转让风波 2015-01-18 |
毛建国:地沟油回收须杜绝非法途径 2015-03-23 |
职业资格“瘦身”倒逼执业监管“强身” 2015-08-03 |
朱永华:养老金顶层设计要考虑“三个公平” 2015-10-10 |
期待搜救追偿管住任性驴友 2016-05-27 |
做好取消药品加成的“加减法” 2016-11-2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