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我换号了,敬请惠存”。先是以朋友名义通知换号,再要你“帮忙”。近日,有市民反映遭遇新型“换号骗术”:被骗子假冒自己,给手机里的联系人发短信,声称换了新号码,然后行骗被假冒者的朋友和亲戚。警方提醒,这仍然属于冒充熟人的电信诈骗,只不过又进行了“升级”,通过非法渠道获得市民群众的通讯录资料,冒充事主向其手机里的联系人进行诈骗。“换号了,最好跟机主证实下!”(6月14日《广州日报》)
“我换号了,敬请惠存”,这是骗子们最新“研发”出来的电信诈骗手段,不过,可能骗子们也没有想到,这种看似较为新型的“换号骗术”刚一“上市”,便被公众和媒体曝光出来。并非是骗子不聪明,而是现在的人们已经拥有了越来越强烈的防骗意识。
由于人们防骗意识的不断增强,迫使骗子们不得不“与时俱进”,更新诈骗手段。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不论骗子们怎样挖空心思地“研发”新骗术,其实也无非都是一些换汤不换药的老旧打法而已,只要公众在心理上提高警惕,在行动上多加防范,便可轻易拆穿骗子们布下的迷局。正所谓,即使你“换号了”,但公众依然能够认出你就是个骗子。
其实,与以往的骗术相比,“我换号了”这种骗术无非是多绕了一个“弯”而已,即绕开手机号码持有者并冒用其身份对其通讯录中的亲友、同事实施诈骗。但不论怎么绕,有一点永远都不会发生改变,那就是最终都会绕回到钱上,骗钱的理由也都是车祸了、赔钱了、被偷了等相对固定的几种。
这是骗子实施诈骗行为的基本套路,只要公众保持理智与警醒,不轻信,重核实,其实骗子们就很难得手。但这并不意味着就不会有人上当受骗了,骗子们之所以会热衷于此道,那么就已经说明,一定会有人掉进陷阱,也一定还会有人相信骗子最新“研发”出来的“我换号了”的骗术。
笔者曾经有过的一次经历很能说明问题。大约四五年前,笔者的顶头上司出差丢了手机,骗子拿着他的手机给其通讯录里面的1000多个号码群发了短信,以手机欠费为名请求对方打入四百元话费,结果短短一天内,上当者就多达数十人,其中一位平日里看起来“很聪明”的基层领导还前后给打了两次钱。其实这些人就犯了轻信、不核实的毛病。
从这起事件或者还可冒昧揣测,即一旦骗子冒充上了领导干部的身份,其诈骗行为便往往更容易得手,因为领导干部的身份特殊,手中还握有权力,所以许多人不仅不会怀疑,甚至还会有人为此而感到庆幸,领导终于“看”到了自己。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骗子恐怕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们唯一的手段便是漫天撒网,以期许碰上几个迷迷糊糊的“冤大头”,才有可能骗得出钱来。
不论是“我换号了”,还是其他骗术,只要人们能够保持住内心应有的清醒与警惕,在行动上多加防范,那么自然也就不会有人上当受骗了。
光明网:别把“看骗子能骗走多少钱”当笑话看2014-11-13 |
杨三喜:帮,还是不帮?2015-01-14 |
当李鬼遇上李鬼,谁会赢?2015-07-02 |
我在我思:天上掉馅饼?想得太美易“受伤”2015-07-09 |
天上掉馅饼?想得太美易“受伤”2015-07-09 |
我在我思:你的“财商”为何败给骗子的“智...2015-07-14 |
你的“财商”为何败给骗子的“智商”2015-07-14 |
西 坡:高智商知乎网友为何败给鸡汤骗子?2016-01-20 |
保健品骗子为何“钟爱”老年人?2016-03-30 |
微论2016-06-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