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正在处理”不应是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沈秀操
//m.auribault.com2016-05-09来源: 求是网
分享到:更多

  十八大以来,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深入开展和全国上下反腐败斗争的深入推进,各级各部门干部作风也迎来了新的发展的春天。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也成为历史、成为“过去式”。但在一些基层单位、服务窗口,群众前来办成事却仍旧显得“遥遥无期”。

  “蜀道之难,难于事办成。”群众跑断腿的现象在一些基层仿佛成了“家常便饭”。变换花样逃避责任,绞尽脑汁忽悠群众,一次又一次“正在办理”的回答让群众前来办事无果而归,这在一定程度上严重伤害了干群关系。

  如今,“正在办理”在一些基层干部看来乃是回答群众问题、逃避责任的“标准回答”,抑或是一种工作的“所谓套路”。

  相比以往“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正在办理”让人抱有一丝希望,给人以“不是不答复,也不是不处理”的感觉,透漏出一种该做的事已经做了、该尽的力已经尽了的感觉,至于结果如何就始终打太极拳般“绕圈子”。 面对群众一趟趟来回跑,一句“正在处理”让问题解决“总差最后一公里”,也迫使群众的前来办事“总是在路上”,到头来就是任凭群众“千呼万唤”,却总是“正在办理”的“统一口径”,始终盼不到归期、看不到终点等不来答案,让群众从希望走向失望再到绝望。

  反复的折腾,群众软了腿事没办成,最终也软了劲,不得不选择放弃。

  “正在处理”是一种病,一种新型拖延症,要下大力整治,不能让它成为为群众办事的“挡箭牌”和“附身符”。时下,涉及群众利益的一些事件可能的确复杂,处理起来需要时间,这本无可厚非。但一些基层单位、服务窗口习惯性用“正在处理”来敷衍推脱,不想处理,不敢处理,不会处理,对待群众的诉求不作正面回应,回避问题和矛盾,着实令人心寒。作为基层干部,为民服务不仅是喊在嘴里的口号,也是牢记心间的信念,更应是实打实的行动。拿出诚恳的态度和有力的措施为前来办事的群众办好每一件事,正是检验基层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面对“正在处理”新型拖延症,各级各部门必须下猛药治,建立起监督、问责和考核等一整套工作机制,切实杜绝基层干部面对群众“绕圈子”的不作为现象。

  干部心中有群众,群众心中才有干部,面对群众,我们不能总拿“正在处理”作逃避责任的“挡箭牌”。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