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民生-正文
王凯蕾:彻底铲除“手机牛皮癣”
//m.auribault.com 2015-11-25 来源: 北京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工信部近日发布《移动智能终端应用软件(APP)预置和分发管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要求今后除基本功能软件外手机预装APP必须可以卸载,不得强行捆绑推广无关应用软件。消息发布,引来网民一片叫好声。

  智能手机预装应用软件一直是强迫销售、捆绑销售等“强卖症”的重灾区。由于预装应用软件能赚钱,大部分手机厂商、批发商、零售商、电信运营商都会“雁过拔毛”,在自己销售渠道内的手机上装上大量预置应用软件,少则七八款,多则十几款。这些预装应用软件有的开机自启“偷流量”,有的不时推送信息和广告,更有恶意软件窃取信息、扣费、诱骗欺诈、破坏系统安全,此外还耗电、耗流量、占内存。

  面对“手机牛皮癣”,很多消费者备受骚扰,宁愿花钱“刷机”取得删除权限。但一些手机厂商却规定,用户“刷机”视同放弃质保,这相当于把客户“逼进死胡同”:刷机,没有质保;不刷机,预装软件删除不了。工信部这次重拳出击,瞄准“手机牛皮癣”,消除监管空白地带,是治理市场顽疾、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大好事。

  其实不单手机预装应用软件需要铲除“牛皮癣”,目前互联网市场上各类商家“强卖症”还有不少,例如有的网站页面有强制性广告弹窗等。面对这种近乎无赖的做法,很多消费者提出,不反对广告,也不反对商家获利,但底线是要尊重消费者的自由选择权,不能搞强制消费、强迫消费者观看广告。相关政府部门的“铲癣”行动应推而广之、加大力度。

  对手机等商家而言,要充分认识到强迫销售、捆绑销售也许能获一时之利,但绝非长久之计。互联网领域通过恶意代码、软件捆绑强行推广的做法早已有之,但相关公司不是关门大吉就是已经“隐姓埋名”、改换门庭,原因就在于这种行为商业信誉差、品牌形象差。商家只有充分尊重消费者的选择权,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发展。

  新华社记者 王凯蕾 郑昕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