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点了一碗拉面,却上来一份寿司;等了半天秋刀鱼,却眼睁睁看着它被端上别人的桌子……遇上这种不靠谱的餐厅,你会不会气得“原地爆炸”?
这月初,在东京出现了一家“奇葩”餐厅。它竟然依靠“故意”上错菜,强势跻身网红之列。这家店名叫“会上错菜的料理店”,它的服务员真的会下错单、上错菜,客人竟也将错就错,吃得不亦乐乎。
原来,这里所请的服务员都是身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老奶奶,她们有时点完菜转身就忘,实在情非得已;而餐馆作为临时性的体验项目,其发起人旨在借此呼吁人们对老人多一些善意和宽容。
“真有爱”“超暖”,看着网络上流传的照片,隔着屏幕感受着服务员与客人的温馨互动,很多网友被感动得泪眼汪汪。确实,这是一则暖心故事,但在温暖的表层背后,还有很多沉重让人唏嘘不已。
“今天,我又一次向妈妈介绍了自己。”这是网上流传的英国“6个单词”小说比赛的获奖作品之一,说的就是一个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家庭的故事。根据统计,这种疾病折磨着全球约5000万个家庭;专家推测,目前我国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人数超过800万人。这种疾病会缓慢而痛苦地带走一个人的认知、思考、行动能力:从忘记怎么做最拿手的菜、买完东西后忘了付钱,到因记不起词语而无法表达自己的挫折感,或走在路上突然认不出身在何处的恐惧,记忆的橡皮擦在头脑中越抹越多,最终他们不得不脑袋空空地离开这世界……
当前,人口老龄化的脚步仍在加速,老年类疾病存在感也越来越高,但社会各界对此的反应似乎还不够敏捷、不够有效。就像阿尔茨海默病,朋友圈里心急火燎的寻人启事越来越多,但除非自己身边有亲人患上这种疾病,否则很少有人会关心并意识到它的严重性。
与此同时,太多的误解依然存在。根据传统“经验”,人老了,糊涂是正常的;很多人提起它,只是将它作为自然衰老的一部分。更遗憾的是,人们常常把它和“痴傻”“疯癫”等词汇联系在一起,甚至觉得痴呆是一件让人羞耻的事,从患者到家属都不敢接受、无法正视。
认识不足,其后果可想而知。专家介绍,在阿尔茨海默病恶化的整个周期中,非药物干预最能发挥作用,关系着患者能在多大程度上维持有尊严的生活。目前很多地方政府、公益组织为失能失智老人提供关怀服务,但志愿者经常发现,患者家庭往往将其病情隐瞒,患者极少出现在公共视线,就诊率不容乐观。
很多时候,只有了解,才会理解;有了理解,才会关爱,才会有更多行动。以阿尔茨海默病来说,不乏影视作品、综艺、小品等涉及这一话题,但针对这一疾病的普及,对于患者的关爱、行动,我们该做的还有更多。
戚 伟:餐厅收“空位费”,工商局同意了么?2014-06-23 |
中国青年报:“没文化”都不好意思吃饭的餐...2014-07-07 |
餐厅罚款没权力浪费食物不可取2015-11-03 |
【新闻观察】机器人被“炒鱿鱼”,只是个“...2016-04-06 |
机器人被“炒鱿鱼”,只是个“小插曲”2016-04-06 |
机器人被“炒鱿鱼”,只是个“小插曲”2016-04-06 |
燕山快笔2016-06-30 |
打赏制别损害消费者权益2016-08-30 |
【产经观察】“卫生间+”,不只用来上厕所2017-02-15 |
【产经观察】“卫生间+”,不只用来上厕所2017-02-15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