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取所需
            
            
             时 锋
            
            //m.auribault.com
            2017-06-26
            来源: 经济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徐 骏作(新华社发)
教育部日前发布全国高等学校名单,虚假大学问题再次引起关注。虚假大学屡禁不绝,一方面是因为网站建设手续简单、成本极低,且在境外注册容易逃脱监管。另一方面,一些花钱买假的人也助长了虚假大学的泛滥。“上大学网”对虚假大学受害者分析发现,有人明知证书是假,但因为报考、升职、入户等需求,仍愿花钱买假文凭。考生填报志愿在即,社会各界有责任帮助考生和家长分辨虚假大学,了解相关政策,避免上当受骗或短视冲动,彻底铲除虚假大学的生存土壤。
             编辑:张苇柠
            
           | 校园岂能是商品卖场2014-06-30 | 
| 连海平:“天价培训”离腐败有多远?2014-07-17 | 
| 另类相亲,“适者”参与的游戏2014-08-04 | 
| 苑广阔:企业与劳动者如何才能“合拍”2014-08-08 | 
| 切断高考舞弊链应先管好“内部人”2015-07-09 | 
| 新闻观察:尾气检测“链条作弊”亟须“链条...2015-09-16 | 
| 尾气检测“链条作弊”亟须“链条监管”2015-09-16 | 
| 变“通才”为“专才”2015-11-11 | 
| 奇葩兼职2016-08-10 | 
| 【图说】骗保2017-02-14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