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科学家“不像专家像庄稼”(组图)
//m.auribault.com2017-09-18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
分享到:更多

  “连麻雀都往外飞”,他们选择坚守

  “科学研究有连续性,挪窝要另起炉灶,走啥!”

  1986年,摆在新中国第一位海外葡萄酒专业博士李华面前的,有两种选择:

  一是留在法国继续从事葡萄酒专业研究,学术条件优越、自然环境良好。一是回到当时还是一个小镇的陕西杨凌(注:当时为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现为陕西省直管的杨凌示范区,本文统一为“杨凌”),物质条件艰苦,学术从零开始。

  李华可以不回来。毕竟当初和他一同乘机赴法的200多名公派留学生,有三分之二都留在了国外。但他还是毅然回来了,在杨凌一扎就是30多年。

  若干年后,李华的博士生房玉林做出了和导师一样的决定。他婉拒了国内多家知名葡萄酒企业伸出的橄榄枝,放弃了从政与出国的机会,选择留在西农大任教。

  “老师作为中国最早一批葡萄酒人,放弃了欧洲优越的条件,回到当年非常荒凉的小镇。我能留下来直到今天,也是受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这或许就是一种传承吧!”如今已是西农大葡萄酒学院院长的房玉林说。

  此言不虚。李华回国时的杨凌,虽然坐拥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陕西省农科院等多家农业科教单位,但名为“农科城”,实为农科乡。仅有的一条马路尘土飞扬,城市功能严重不全。

  刚来杨凌时,当地人吃的玉米发糕,咬一口直塞牙缝。南方人李华吃不惯,想吃米饭却寻不到。他跑到街上买了碗稀饭想解解馋,用勺子一舀,稀汤里竟几乎没有米粒。

  “当初回来时,想法很简单,就是希望用葡萄让百姓富起来,咱们中国也能酿出世界顶级的葡萄酒。”李华说。

  艰苦的条件下,李华跟随导师贺普超先生,从“无教师、无场地、无教材”的基础起步,办起新中国第一个葡萄和葡萄酒专业。没有教材自己动手编,没有老师四处招兵买马。没有实习场地和实验室,李华就跑去酒厂和人家谈合作。

  “进了酒厂,人家工人不理我啊!为了和他们打成一片,就得把自己变成他们,喝酒,人也变得豪爽!”就这样,李华陆续创办了我国第一个葡萄酒专业、亚洲第一个葡萄酒学院,参与制定了第一个葡萄酒国家标准。西农大也成为国内葡萄酒专业教育的“黄埔军校”。

  不只是李华,对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杨凌人来说,是走是留,都曾是一个困惑。

  一组数据道出了彼时的尴尬。仅“八五”期间,杨凌就流失高中级科技人员800多人,农业院所的一些博导、系主任不辞而别。有些分配来的大学生一到杨凌,不等报到便一走了之。农科城几乎到了生死存亡之际。

  “不光是孔雀东南飞,连麻雀都往外飞!”杨凌一位老干部回忆说。

  但王辉也没有走。这位日后的陕西省小麦育种首席专家,依旧和往常一样,一到夏天就铺一张凉席睡在晾晒场,守护一年耕作的麦子。不是没有调去沿海高校的机会,可但凡有人提这事,他便两眼一瞪:“科学研究有连续性,挪窝要另起炉灶,走啥!”

1 2 3 4 5 共5页

[保存]     [全文浏览]     [ ]     [打印]     [关闭]     [我要留言]     [推荐朋友]     [返回首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