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科技之星-正文
“农民院士”朱有勇:少说道理 多拿成果
//m.auribault.com 2017-09-12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分享到: 更多

带科研团队下地踏出脱贫路——

“农民院士”朱有勇的扶贫经

  在中国的知识分子群体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农业大学名誉校长朱有勇并非第一个参与扶贫的人,却很可能是当下这批“扶贫大军”中,第一个招收农民学员并亲自授课的院士。

  这个秋天,他在云南省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张罗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指导班”开班了。首期240名学员均是来自当地十几个乡镇的农民,在班上,这些学员不学英语,不学“种子从哪里来”“苗如何培育出来”,而是将大部分时间用来跟院士一起下地,学习“马铃薯究竟该怎么种”“畜禽究竟该怎么养”。

  不少人听后第一反应是“诧异”:院士还能比农民更懂得种地?或者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还要院士来教怎么种地吗?

  这位“农民院士”却说:“做院士也好,做教授也好,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农民,会种庄稼的农民”。

  少讲些道理给人听,多拿些成果给人看

  澜沧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因东临澜沧江而得名,这里夏天“隔天就下雨”,人均耕地近6亩,无论是热量、水源、降雨,还是土地条件,都堪称“优越”,以至于朱有勇感慨“以这样的自然资源,这里本不该穷!”

  但另一个情况是,当地的拉祜族是“直过民族”,即由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不少农民长期靠天吃饭,只种了少量的玉米、水稻和甘蔗,冬天基本撂荒,全县49.7万人口中还有13.93万人没有脱贫。

  朱有勇来了,而且带着自己的研究团队一起来,手里还拎着两样东西——一样是“能转化到土地里”的科研成果,另一样是文化和技能。“扶贫先扶智”,“我们要手把手教农民朋友,‘把地种起来’‘不浪费任何一亩地’”。

  不过,当朱有勇第一次把“冬季能种马铃薯”的消息带到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时,蒿枝坝村不少村民都摇头:“冬季种洋芋?不敢相信!”

  这其中就包括村民李扎袜,按照他的说法,以前村里从未在冬天种过马铃薯,再说,冬天种了,卖给谁?

  朱有勇心里有一个主意:澜沧县地处亚热带,“冬无严寒”,避开降雨导致的病害多发期,种植冬早蔬菜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但这些道理很难和“相信经验”的农民说清楚。

  他选择用事实说话。在当地政府和澜沧县竹塘乡云山村委会的支持下,朱有勇发起了100亩冬季马铃薯示范种植项目。

  其实,对当地农民来说,冬马铃薯是在冬闲的土地种植,不影响其他季节作物的种植,一旦产生收入,就是“净赚”。冬季马铃薯的也销路不必发愁,按照朱有勇的说法,冬季马铃薯在十一二月播种,翌年三四月收获,有了这个“时间差”,澜沧县就可以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鲜薯产区之一,不愁没销路。

  “朱有勇”这块牌子吸引了不少蔬菜批发商的目光,他们总是打听这位“大院士”的行踪,看看他在哪里搞试验田,哪里能出新产品,哪个产品又能成为蔬菜领域的“爆款”。

  河南信阳农民陈万伍就是其中一位。他常年在北京新发地做蔬菜批发生意,如今他基本“承包”了澜沧县冬马铃薯的销路。

  村民刘扎丕用3亩土地“入股”种植冬季马铃薯,成了这个示范项目的参与者,如今,他的收获是“增收近万元”——这相当于他家此前一年的收入。

  刘扎丕说自己从未见过“这么大的马铃薯”,他们在其他季节也多少种过一些马铃薯,但“也就鸡蛋大小”,如今最大的足有两公斤重。

  朱有勇说,“这一仗”下来,可以用3个数字来总结:亩产达到3吨,地头的收购价一公斤3元,平均每亩收入9000元。其直接结果是,十几户农民脱了贫。

  “农民院士”的名声,算是传开了。

  今年冬天还没到,已经有村民排着队,嚷着要加入示范种植项目。

  云南农业大学校长盛军说,过去一年多来,朱有勇先后14次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在村里,朱有勇和农民“谈天说地”,“教授种植方法”的村民活动室,如今已经有了一个新名字——“科技小院”。

1 2 共2页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