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内容_页头
当前位置: 中工网人物频道职工风采-正文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农民院士”的乡土情怀
//m.auribault.com 2017-06-02 来源: 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朱有勇 郭红松/光明图片

  【知识人·强国梦】

  烈日炎炎的中午,在一个拉祜族村寨的农家小院门口,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招呼身边几位年轻人:“走,铲地去。”说罢扛起一把锄头就往村外马铃薯地走去,几位年轻人也抓起锄头紧随其后。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云南省科协主席朱有勇,几个年轻人是他研究团队里的博士。

  自2015年云南省普洱市澜沧县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结对帮扶脱贫对象后,拉祜族聚居的竹塘乡蒿枝坝村就成为中国工程院的精准扶贫点。在这里,朱有勇带领他的研究团队指导拉祜族群众打消疑虑种植冬季马铃薯等作物,让这个小山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而科技扶贫也成为朱有勇30多年研究生态农业的又一次田野实践。

  2016年初,朱有勇第一次来到距中缅边境不远的澜沧江畔的蒿枝坝村,面对美丽而又贫困的拉祜族山寨,他的内心涌起一股冲动,暗下决心:一定要让这里的乡亲们脱贫,3年后一定让他们实现小康!

  此后1年多,他14次来到蒿枝坝村,大半时间是在村里度过的。他还带来了云南农业大学50名教授、博士和硕士组成的团队参与扶贫,他们居住的村民活动室被村民们称为“科技小院”。

  朱有勇让村民们脱贫奔小康的底气,来自于他和他的团队多年来研发的农业科技成果。

  “现在冬春季节,全国各地餐桌上的洋芋丝,5盘中有4盘是云南产的冬季马铃薯。”朱有勇说。2013年,朱有勇的团队成功在云南种植冬季马铃薯,并迅速在云南山区推广1000多万亩,冬季马铃薯成为山区农民的一大致富产业。去年冬天,朱有勇和弟子们在蒿枝坝村教村民试种100亩冬季马铃薯和50亩冬季蔬菜。今年4月马铃薯收获后,平均每亩收入9000元。

  澜沧县处处是茂密苍翠的思茅松,朱有勇团队去年以来在蒿枝坝松林中试种中药材三七,成功培植出全国第一块林下三七基地。林下三七每亩可收入50万元,不仅能成为农民致富大产业,而且改写了三七只能在田地里种植的历史。

  在过去30多年中,朱有勇团队的农业科研成果已经造福上亿农民。他们研发的“遗传多样性控制水稻病害”技术在全国10省区市推广6000多万亩,荣获联合国粮农组织科研一等奖;他们研发的“物种多样性控制作物病害”技术,已在国内外应用于3亿多亩旱地作物。这两项技术都可以减少60%的农药使用,并能增产20%~30%。

  “我们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朱有勇的话说得实实在在。他的科技成果都是在田间地头产生的,云岭大地处处有他的科技实验田、示范点。他的农业生物多样性科研团队,成为科技部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教育部的教学质量团队。

  (本报记者 张勇)

详细内容_右侧栏目
详细内容_页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