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百年如一:老字号“匠心”之美
劳动节寻找中国百年“质”造的底蕴
4月27日,北京工美集团技术中心资深点蓝师傅李霞为景泰蓝大盘上色。新华社记者张晨霖摄
历史悠久、传承绵长的老字号,是劳动者的智慧结晶,更是在市场风雨中屹立起来的丰碑。在新产业模式、新技术革命的冲击下,它们在优胜劣汰的竞争中,既坚守老品牌的传统,又锐意创新,成为行业发展的新标杆。
辉煌百年秘笈真 苦练绝技是诀窍
“这是1978年10月26日购买的!”“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老杭州”潘先生给记者展示了一块几十年前在胡庆余堂购买的阿胶,至今保存完好,“这是父亲当年用半个月工资买的,现在是我们家的‘传家宝’。”
有着“江南药王”之称的胡庆余堂,于清同治十三年创建。140多年过去了,“戒欺”“真不二价”的祖训并非仅仅是高悬于店堂的牌匾,而是传承至今的立业之道。
手工泛丸是年近古稀的老药工丁光明的“绝活”。握紧药匾来回旋转,药粉在匾中有节奏地旋转跳跃,点水后再旋转,如此循环,半个多小时的光景,药粉就变成了一颗颗大小均匀的药丸。
像丁师傅一样身怀绝技的老药工,在胡庆余堂数不胜数,被称为“赵一刀”的切药技师赵勤,能把一粒像弹珠大小的槟榔切成108片,每一片比纸还薄。刀是一直跟在赵师傅身边的老伙伴。他常坐在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的天井下安静地磨刀,用不同品种的药材试试刀锋是否顺手。
“干我们这行没有捷径,只有熟能生巧。”赵师傅伸出右手,满手老茧,比左手粗糙许多,但双手的指甲剪得一丝不苟,没有任何杂质。他说经手的东西是治病救人的药材,来不得一点不干净。
胡庆余堂大部分的牌匾都是朝外悬挂,唯独只有“戒欺”挂在店堂背后,面向经理室和账房。“新员工第一课就是在‘戒欺’的牌匾下背诵祖训。”杭州胡庆余堂医药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杨仲英说。
与胡庆余堂一样,不少老字号从来没有放弃对关键工艺的坚守。百余年前,在女子放足的风潮下,一家叫做“老美华”的制鞋商号在天津南市口开始营业,在跌宕起伏的商业浪潮中始终坚持着品质,至今仍屹立于时代潮头。
如今,“老美华”推出的千层底“杭元鞋”工艺精湛,深受消费者喜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立和告诉记者,“杭元鞋”选料讲究,底料采用白什锦布麻线手工纳制而成,鞋底达到36层布共14层“夹纸”,每平方寸是九九八十一针。“鞋底不差针,纳底要挺实,鞋垫要风韵,纳鞋针脚齐”是先辈口授的操作要领。
由于这样的一丝不苟,2008年以来,每年公司鞋销量超过一百万双。
老行当触网传承“匠心” | 2016-05-19 |
手工布鞋里的工匠精神 | 2016-05-19 |
白莉:匠心守护京彩瓷 百年技艺伴一生(图) | 2016-05-19 |
池向东:匠心守护老字号糕点百年基业(图) | 2016-05-19 |
一个煤炭去产能企业下岗职工的新年新愿 | 2016-05-19 |
孙明波:中国经济“质”存高远 | 2016-05-19 |
千年杭罗唯一传承人邵官兴:这一辈子只织锦... | 2016-05-19 |
甘多平:潜心40年修炼制茶真功(图) | 2016-05-19 |
匠心坚守铸造“老品牌” | 2016-05-19 |
老字号“匠心”之美(组图) | 2016-05-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