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教师”
            
            
             庄媛
            
            //m.auribault.com
            2018-05-15
            来源: 深圳特区报
            | 分享到: | 更多 | 

颜庆雄/图
据媒体报道,目前在一些中小学,从批作业,到课堂值日保洁,再到监督学生考试,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责任边界趋于模糊,家长正在成为一支随叫随到的“编外教师”队伍。
家校合作共育有利于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推动学校教育改革,促进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然而,有些学校的家校合作却变了味,滋生出学校责任转嫁、不作为等乱象,亟待整治纠偏。家长积极参与家校共育理所应当,但学校更应明确自身定位、明晰责任边界,不能把家长当成廉价的“编外教师”。只有建立在平等互信的基础之上,家校合作共育才能走上良性循环的轨道,营造出健康和谐的教育环境。
             编辑:张苇柠
            
           | 袁桂林:农村教师编制政策需重新审视2014-11-06 | 
| 易国祥:真正的职业精神必定超越编制2015-08-31 | 
| 那些年,我们感念的师生缘2015-09-10 | 
| 朱永华:编制不应成为优秀临聘教师的梦魇2015-09-15 | 
| 张晓冰:把老师从“编制”中解放出来2015-09-22 | 
| “二孩”政策致师资缺员要靠新机制补2016-02-03 | 
| 别让编制捆住教师聘任手脚2016-03-10 | 
| 考生撕书背后是试卷泛滥2016-06-20 | 
| 着眼质量配师资2018-01-03 | 
| 不忘育人初心 加快“双一流”建设2018-05-10 | 
             
             关于中工网|
             广告服务|
             版权声明|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