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嘉宾访谈-正文
历史拼图,不能缺当代胸襟
//m.auribault.com 2016-01-08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作为历史学大家,李学勤一直倡导史学著作应通俗化、大众化,为社会所用。

  《芈月传》的热播,一时间搅动起人们对于相关历史的热烈讨论与探寻。

  历史总是在那里。今天的人们如何走近它?大众有大众的方式,学者有学者的专业。但面向大众普及历史现象与历史观念,始终是当代历史学者的责任与抱负。

  历史学家李学勤,携手出版人郭志坤,倾七年心力,组织、指导一批青年学者,编写了一套系统讲说中国历史的大众读物《细讲中国历史》丛书。这样的行动,正是李学勤对自己倡导观点的践行:史学著作通俗化、大众化,才能让学术成果回归社会、为社会所用。因为,历史是我们了解自己、了解今天的最好方式。

  用最浅显明白的方式,把历史现象和历史观念告诉大家

  ■不编造、不掺假,尊重历史事实,维护历史尊严

  ■撰写通俗历史作品,并不意味着降低标准去迎合大众的口味

  解放周末:当下所见历史专著,往往严肃有余而可读性不足。另一方面,非史学专业作者的作品,则常常因底子薄、追求颠覆效应,而致学术性不足、真实性可疑。

  李学勤: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出这套《细讲中国历史》丛书。

  7年前,我的老朋友、出版人郭志坤找我商量,计划出一套完整讲述中国历史,体现最新历史学研究成果和考古发现,又通俗可读的大众丛书。我一听,就叫好,坚决地支持他。

  解放周末:这套丛书最后的呈现,达到你们最初的设想了吗?

  李学勤:基本实现预期了。

  丛书的作者团队虽然年轻,但多为历史学博士,还有一些已是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是新时期中国历史学者中的优秀代表。所以,这套历史丛书的首要特点就是据实说来、据史说来,不编造、不掺假,尊重历史事实,维护历史尊严。

  另外,这套丛书每册不足20万字,薄薄一本,方便大家携带和阅读。而且,行文追求平实、流畅,少用文言文,少引古典著作,多讲故事。每册还配有大量图片,是一套图文并茂的丛书。

  解放周末:好的历史著作,是兼具权威性、学术性与大众化、通俗化的。

  李学勤:大众化与通俗化是彼此关联的。要想真正做到大众化,历史著作就必须在语言和结构上力求通俗化。通俗,绝非低俗,亦非庸俗,它是建立在科学和学术的基础上展开的。我所理解的通俗,是用最浅显明白的方式,把历史现象和历史观念告诉大家。

  说起通俗化,我想起“二十四史”之首《史记》的作者司马迁。司马迁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典范,然而他撰著历史、引经据典时,却在通俗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比如,他论述唐虞以来古史,自然离不开《尚书》,他本人曾受学于《尚书》博士孔安国,亲得《尚书》之学真义,但他在引用《尚书》时,对古奥费解的字词,都用意义相同的字来代替。这就是他为通俗化所做的努力之一。

  另外,司马迁还尽力将史事的叙述情节化,使之活现于今天的读者面前。这些都是我们后人应该学习的地方。

  解放周末:既不故作高深,又非刻意俯就,通俗化是建立于真学问之上的日常化姿态,这很不易做到吧?

  李学勤:此中艰辛,我深有体会。很多年前,我写过一本小册子《古文字学初阶》。我在序里写道:写一本通俗的书,其实有时比写专业的书更难,因为作者要将艰涩难懂的专业知识,以一种正确但通俗的方式介绍给大众,既要让大众听得懂,又不能是随便说说的,每句话都要有凭有据。

  撰写通俗历史作品,并不意味着降低标准去迎合大众的口味,相反,应该坚持自己的标准,努力将普通读者对于历史的认识水平引导到另一个层次上去。实际上这对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绝不是轻易能够做得到的。

1 2 3 4 共4页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