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头条-正文
扶贫,给一个致富的路子更重要
刘玉梅
//m.auribault.com 2016-07-20 来源:河南日报
分享到: 更多

  采访老家精准扶贫情况,答说,“咱这里没有,可能是咱这里普遍富裕。”

  一语恍然。没错,我们老家是钢卷尺基地,全国钢卷尺85%市场份额来自虞城,该县的稍岗乡便是原生地。这里男女老少,只要愿意,都有工做,就连七八十岁的老头老太太,从事最简单的工种,每天也能挣个二三十块。可谓生活优裕,衣食无忧。

  而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里可是出了名的穷地方,有顺口溜为证,“吴南林陈四大户,年年吃照顾。”所谓的“四大户”,即吴庄、南庄、林庄、陈庄四个村。也即今天虞城钢卷尺生意的发生地。穷,是这个地方的代名词,远近有名。

  改革开放的春风浩荡,似春雷惊笋,沉睡的土地上转瞬间激情荡漾。压抑的致富意识被瞬间释放,被束缚的手脚一下子松绑,人们开始摸索起如何做点买卖。有人开始到城里收废品,把收来的废钢条,拿到集市上论斤卖,若有幸卖出,每斤便可赚个块儿八毛。那可是一个诱人的买卖,生意从此开始。星火燎原,纷纷效仿。从卖废尺条,到生产尺条、到生产卷尺。工厂由一户到几户、到几个村,到一个乡,再到一个县。产品从集镇,走向周边乡走向其他县,再走向全国,走出国门,远销欧美、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的那里,村村有工厂,遍地是老板。家里孩子送到国外读书的也不在少数。昔日的赤贫村变成了如今富庶的小城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由此不期然地联想起几天前央视所做诸多精准扶贫案例。一则:渭南某地,一对夫妻因供三个孩子上大学致贫,县乡两级职能部门和扶贫工作队因人施策,帮助他们开办了农家乐。出主意、出资金,夫妻俩只兑房子和人力。生财有道,生意便越做越火,如今一年收入多达十一二万,由脱贫走向致富。二则:贵州山区,被报道对象年年种地年年贫,乡里村里引导转变观念,由种粮转向种景观树,树苗、技术以及成苗出售等相关费用全由乡里负责,农民只兑土地、人力。一两年下来,面貌改观。同样一片地,收入翻几番。农民也因此由脱贫走向致富,并在城里买了房,进了城。

  脱贫攻坚,是“十三五”期间一项重大的国家战略,到2020年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任务的艰巨不言而喻,各级各地紧锣密鼓,千方百计。贫困的原因千差万别,路径自然各种各样,但认知一致,即,扶贫重在给出一个致富的路子。

  各地扶贫、脱贫的成功案例,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昭示: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除了精准识别,更要精准施治,把扶贫的财力、物力和精力准确用到点子上,不仅帮脱贫,重点帮致富,所谓好钢用到刀刃上,帮贫困户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路子,通过自己的劳动,甩掉穷根,走向富足,才是人间正道,也是治本之策,更是精准扶贫的题中应有之义。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