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十八届六中全会结束后十天,中央纪委确定在北京市、浙江省、山西省开展监察体制改革试点。这是一项宽广度、高强度、大力度推进的“重大政治改革”。
就设立监察委员会的方案,我觉得不妨循着“三强三弱”的思路,以实现内涵发展。
一是强干弱枝。多年来受双重领导体制的制约,纪检监察机关存在枝强干弱的情况。地方各级纪委增加编制、增设机构都侧重于支线而非主线,要尽快扭转这一被动局面。首先,试点省的监察委员会要通过减少分散在省级各部门、各单位的专职监察干部,来充实和加强省监察委员会的力量。其次,要通过减少或取消乡镇纪委、市级和县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纪委(纪检组)的机构、人员,来充实和加强市、县监察委员会的力量。
三是强前弱后。首先,一线的办案人员要增加。十八大以来,之所以取得明显的反腐成效,一个重要原因是各级纪委保证了2/3的力量在办案一线。今后监察委员会也要尽量减少和弱化二线及后方兵力的配置。其次,要重视和加强信息情报的及时搜集汇总整理。前期情报信息工作做得好,办案的力量才能得到最佳发挥。从而让监督前置,办案紧随,形成反腐的利剑。还可借鉴香港廉署等机构配置、职能设置、力量分配的成功经验。廉政公署80%的兵力就在执行处,负责一线办案;和媒体的关系非常密切,一旦媒体发现了什么问题,它们很快就可以掌握,跟进去分析有没有违法、犯罪情形,怎么去调查应对等。
三个试点省市的监察体制改革之后,如何“实现对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监察全面覆盖”,我以为全覆盖有上中下三策可选择:
上策是监察工作全覆盖,通过积极主动的监察工作,把所有的监察对象覆盖住。这是工作上门、监督上门,而不是机构设门、人员驻门。
中策是机构全覆盖,比如在各部门、各单位都设监察机构,这样监察干部之间的交流比较方便,职级待遇等具体问题也好解决。但机构覆盖需要很多的人力、物力、财力。
下策则是人员的全覆盖,向各个部门和单位派驻监察人员。过去我们有很多分散驻在各单位的专职纪检监察人员,但能真正发挥作用者寥寥,人员分散派驻,难以形成拳头,而且效率很低。(作者是纪检监察学院原副院长)
文汇报:构筑“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立体...2014-01-28 |
中国青年报:纪检体制改革不是做表面文章2014-07-16 |
姜 ?:新反贪总局升级反腐整体战2014-11-04 |
郭 华:优化反贪职权配置 推进法治反腐效能2015-02-10 |
尔令奇:纪检改革有利于加强监督权2015-02-25 |
吴学安:推行遴选制为人才提供成长空间2015-02-26 |
秦 川:让纪委书记硬起腰杆监督2015-04-28 |
落实责任让主审法官说了算2015-06-02 |
周宏春:发展环保产业,改善环境质量2015-11-04 |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开启进行时2016-11-09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