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今日推荐-正文
蜷缩在“圈”的封闭里拒绝深刻
中国青年报
//m.auribault.com 2016-11-04 来源: 靳静
分享到: 更多

  近两年,身边时不时有朋友信誓旦旦地宣称,要“戒掉”朋友圈,或者计划规定自己每天看朋友圈的时间不超过几次,每次不超过多少分钟。很不幸,他们无一成功。微信界面底部左起第三栏的小红点,就像一个磨人的小妖精,在人们的现实与精神世界里阴魂不散。

  我能理解他们这种“想戒不能戒的冲动”。朋友圈虽然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却集合了资讯与社交的双重功能,仿佛是一扇门,把逼仄的个人空间与广袤的大千世界联结起来。放不下朋友圈,无非是害怕与世界失联。

  说朋友圈里有个“世界”,并不夸张。比如微信好友1000+的我,样本基数够大,每天一大乐趣就是透过朋友圈的时间线窥视多样性的世界。多好玩呀!有人家国天下,有人风花雪月小确幸,漂亮妹子热衷于展示颜值,个别“相貌感人”的汉子也沉溺自拍,代购妹子勤奋地贴出美好的商品和更加美好的价格,不代购的人偶尔痛斥微商恶化朋友圈生态。同一个朋友圈,却没有同一个梦想,参差多态的世界汇于时间线,是多好的社会学观察样本!

  但说起来挺讽刺的,微信朋友圈的设计逻辑本来是偏封闭的。一般说来,你只能看到你的联系人所发布和分享的内容,只能了解到“好友”的想法。朋友圈的外延非常有限。

  在朋友圈所能看到的一切,都是“好友”筛选、再生产的结果。与其说朋友圈呈现给人的是大千世界,还不如说是一幅幅联系人画像,它记录你的“好友”的喜怒哀乐、趣味取向。与此同时,不符合画像的内容信息,轻易就能被屏蔽。朋友圈就像电影《黑客帝国》里说的那个Matrix(矩阵)的世界。

  有个笑话说当今中国有三大话题不可触碰:中医、转基因以及韩寒。就这些话题意见不同,据说足以让夫妻反目、兄弟成仇。如果一个坚定的“中医黑”发现朋友圈出现中医拥趸,而且成天转发养生小文,他可能直接选择“不看他的朋友圈”,或者干脆拉黑。现代生活匆忙而焦虑,“三观”不合,眼不见心不烦,久而久之,朋友圈愈发“和谐”,也愈发狭窄和封闭。不同人的朋友圈里呈现的是截然不同的世界,在你的世界里热火朝天、尽人皆知的话题,到了另一个人的世界里,就陷入了不可思议的寂静与沉默。这种现象发生在同一片蓝天下,想想也是神奇。

  当然也有那么些东西,不管你的Matrix多么严丝合缝、坚不可摧,它都能渗透进来。比如最近无处不在的某款口红,即便我的朋友圈画像和美妆、时尚关联不大,它还是透过各种缝隙传导到了我这里。这可以归功于商业推广的强大。这种事一般只发生在营销领域。信息与思想,一般不具备这样的穿透力。

  封闭不尽然是个消极概念,问题是在当今时代,“封闭”很难和“专注”“深度”发生联系,很可能产生浮躁的结果。一言不合就拉黑,在移动社交场域太容易发生了。我围观过很多网络论战,经常发现争执不下的双方都对着空气义愤填膺、豪情万丈,吵到最后统统失焦,但双方观点压根就是一致的。在如此背景下,封闭几乎等同于狭隘,同这样的“世界”保持联系,未必是多么健康的精神现象。

  这两天,传媒圈最热闹的事件,是澎湃新闻网原CEO邱兵创办的“梨视频”上线。主打短视频的“梨视频”强调短平快,跳过铺陈,直入高潮。邱兵举了个例子:一场车祸的视频,关键也就那十几秒,所以冗余部分统统该剪掉。这是非常清醒的商业逻辑,却也暗示人们:这个世界就是浮躁的,浮光掠影总强过精雕细琢。我们对每条朋友圈内容所能保持的注意力可能只不过10秒。快速吸收、快速反应的思维活动,塑造了朋友圈的样貌,也剪出了这个时代的一个侧影。在这种逻辑的驱使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只会向局限的空间里一退再退,被屏蔽的东西只会越来越多。

  这是比“封闭”或是“开放”更要紧、更让人忧心的议题。足够清醒的人不会把朋友圈当作认知世界的唯一途径。怕就怕甘愿蜷缩在狭隘的精神世界里,拒绝沉淀与深度。人类精神的堕落更应归咎于这样消极的姿态,而非哪款不够开放的产品。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