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课收费
//m.auribault.com2017-09-21来源: 法制日报
| 分享到: | 更多 |
漫画/王 铎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连续投诉学校补课收费的举报信发出之后,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16岁少年刘文展的人生轨迹发生逆转。本应读高二的刘文展已在家待了十多天。新学期开学前,一条时任班主任赖晏斌发给刘文展母亲张春华的微信信息显示:“接到学校通知下学期不接受刘文展的报名,请换一个学校。”刘文展不明白,学校怎么知道举报信是他写的?接到举报为何不改正反而由班主任对其劝退?
点评:教书育人之地即使没有从容纳谏的雅量,也不能明目张胆地违规收费。
编辑:张苇柠
| 快评论 2014-06-11 |
| 中国教育报:“补课又不是杀人放火”暴露谬... 2014-09-22 |
| 转入“地下” 2015-07-02 |
| 王石川:落实“禁补令”功夫在令外 2015-07-20 |
| 落实“禁补令”功夫在令外 2015-07-22 |
| 李劭强:“校长连坐”是治理有偿补课的猛药 2015-11-16 |
| 补课“透支” 2016-02-23 |
| 在线教师高薪现象的背后 2016-03-29 |
| “课上不讲课下讲”岂止是师德败坏 2017-05-25 |
| 提高教师工资能否遏止有偿补课 2017-07-07 |
关于中工网 | 广告服务 | 版权声明 |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957号 | 中国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 京ICP备11015995号-1 |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