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漫画评论-正文
山寨比赛
大汗
//m.auribault.com 2016-04-27 来源: 羊城晚报
分享到: 更多

图 春鸣

  福建泉州市区新门街胭脂巷口,路牌上的“中国青少年艺术节大赛”的宣传广告十分醒目,吸引着许多过往家长的注意。这项赛事每年三月启动报名,在泉州办分赛,今年是第六年。为人所不知的是,它往届主办方中的“中国艺术家协会”和“中国教育事业促进会”,竟是刚刚被民政部曝光的山寨协会。去年,泉州报名参赛的选手有1300多人,而部分家长要么没有想过主办方是否是山寨协会,即便知道,也觉得无所谓。(4月26日海峡都市报)

  山寨林立,四处行骗,这不足为奇;奇的是明知是山寨,还甘愿上当。何至于此?恐怕与国人的价值观有关。最常见的是名片,有的人名片恨不能印个两三页,所涉行业五花八门,所涉头衔更是令人觉得其无所不能。看其名片令人肃容,闻其开口谈吐却令人失笑。山寨比赛的奖项便犹如名片上的头衔,哪管你含金量如何,家长心甘被骗为的就是可以在孩子的简历上多写一笔。这也许就是我们常说的“光环效应”。

  可是,山寨机构办赛事,其立足点恐怕是在于盈利,而不是以培养孩子成长为根本目的。这些掺杂了太多太多水分的“荣誉”,会不会像某些人名片上那些排列满满的头衔那样令人发笑呢?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