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记者也发现,当前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体现在就业市场上很多用人单位并不愿意招女生,而在现实压力下,有学生发现在简历中注明“已婚已育”的女生就业成功率更高。与此相对应的是,高校内的“研究生妈妈”越来越多,据报道,有院系出十几个女生在校期间生子的情况。(3月7日《新京报》)
如今在大学中结婚生子的越来越多,这一现象是社会的进步。但当一些女性将在大学生育当作毕业后好找工作的砝码,其性质也就扭曲了。而一些人口耳相传说,已经生育的女大学生好找工作,笔者对此表示怀疑。
分析一下相关的报道,就不难发现,这一结论从来缺乏严谨的调研。多数都是对个别案例的报道,或者对个别人和企业的调查。就是一直被拿来说道的数据,也不过是所谓女性受歧视的,比如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的研究报告指出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性别歧视比较严重。报告显示,在使用同样简历的情况下,男性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女性高42%.其实,这一数据不能说明什么,更不能说“已育”成女生就业砝码,因为性别歧视,往往不是一个生育的问题。正如一些“只招男生”或者“男生优先”的用人单位的解释,这些岗位需要经常加班、出差、应酬,工作压力很大。这些选项,就不是生育一个选项决定的。
“已育”成女生就业砝码更多是臆想,对此,女性必须意识到,性别歧视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个人在生活中过度的担心,并不解决问题,只会导致决策出现盲目。比如,目前,英国公司付给女性员工的工资比男性平均少20%,澳大利亚公布的调查同样显示,大约有25%左右的女性因为怀孕而令其职业发展受到影响。《亚洲性别多元水平报告2014》显示,中国大陆总劳动人口中有56.7%为女性,初级职员的女性比例为64.9%,中层女性平均比例49.9%.
从以上数据能够看出什么?那就是面对性别歧视,更需要的是社会层面上的调整,而非个人生育上的调整,因为这种做法既是对性别歧视的屈从,根本上也难以解决问题。正如北京科技大学招生就业处副处长孙长林所言,虽然说女大学生就业比男生要难,但从我们学校的统计结果看女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并不比男生差,基本是持平的。
其实,从用人单位还有多数教师的观点来看。是否要在上学期间生育,不能一概而论。因为其不单会影响学习,也会影响职业的规划。孩子不只是一个生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个养的问题。而在养的过程中,如何保证自己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如何增加自身的竞争力。如何保证自己的家庭因素不影响了工作都是问题。
更重要的是,职业初期更需要人的全身心投入,需要一个原始的快速积累。当生了孩子后,那么,她就处于一个慢动作,长期处于一种低水平。而多数单位也明白,招收生育了的毕业生看起来占便宜了。但从职场规划来说,却一点也没占上。由此来说,大学生育还是需要长远打算。
张 滢:冲破就业歧视不能见招拆招2014-06-11 |
产假休三年有无可行性2014-08-12 |
中国网:毕业生招聘会何必一味图大2008-12-06 |
中国网:毕业生招聘会何必一味图大2008-12-06 |
张传发:“研究生妈妈”为何会越来越多?2015-12-04 |
“研究生妈妈”现象不能只怪企业2015-12-07 |
应向“婚育就业歧视”说不2015-12-07 |
别让“奇葩现象”成为新的职场歧视2016-01-12 |
“已育”成就业砝码涉嫌歧视2016-03-08 |
平等聘纳女员工,考较企业的经营智慧2016-03-08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