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原创评论-正文
莫让“子欲养而亲不待”成为人生的缺憾
呼延东
//m.auribault.com 2016-07-08 来源: 中工网—《湖南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据媒体报道,近日,马鞍山市公安局沙塘派出所民警发现,从3月底到现在半个多月时间里,辖区某小区有一位七旬老人总是在凌晨两三点钟拨打110,称自己在家摔倒了,但是当民警走进这位老人家中时,却发现老人说了谎,他并没有在家中摔倒,而是在家里泡了好茶等待民警上门,只要求民警能在家里坐一会陪他聊聊天。

  无独有偶,2015年8月27日,安徽绩溪县一老人,报警称自家玉米被盗,经调查发现这竟然是老人自导自演的一场闹剧,理由是子女外出打工,平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因此借报假警和民警聊天。同月29日凌晨,武汉一八旬独居婆婆连拨3个报警电话,称儿子偷走家里钱财。民警上门调查发现,太婆之所以报假警,就是为了能见子女一面。家中被盗是假,心无所依却是真。

  根据相关法律“假报警”属于违法行为,是对警力的浪费,视情节严重程度,可处以不同金额的罚款或者不同时长的拘留。上述一系列事件中,当民警了解到老人报警的原委后,只是对老人进行了批评教育,而并未进行其他处罚。这种人性化的处理,体现出民警对老人渴望陪伴的理解和同情。

  近些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吁要健全社会养老机制,为老人安享晚年提供方便。虽然,健全社会养老机制是保证老年人拥有美好的晚年生活所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对于空巢老人们来说,再完善的机制也抵不过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能与他们交流,陪他们聊天,听他们讲故事的人。这些人可以是社会的义工、社区的民警,但谁也取代不了他们的儿女所带来的温暖与慰藉。

  中国素有百善孝为先的精神,而如今忙碌的生活节奏,沉重的生活负担让许多年轻人背井离乡外出拼搏。而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每个群体都有自己的艰辛与不易,每个群体也都有自己的阶段性诉求。正因如此,每个人表达孝敬与爱的方式定然不同,每位父亲和母亲对被孝与被爱的需求侧重点也不会一样。但是,正如情感专家解读的,不管时代怎样变化,人们对感情的需求始终不会变化,关注父母的需求,首先应该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

  然而,为鼓励子女多尽孝道、多陪父母,中国政府在2012年提出了“新二十四孝”,希望唤醒青年人,尤其是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独生一代的孝心。“新二十四孝”要求子女“经常带着爱人、子女回家”“节假日尽量与父母共度”“为父母举办生日宴会”等。而我们身为子女,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被裹挟着如陀螺般旋转,某些时候甚至都会忘记自己或者迷失自我。但是,切莫忘记“子欲养而亲不待”。在与时间做减法时,要多给予老人一些陪伴与关怀,不能让常回家看看只是一句歌词,哪怕回不了家也要抽出零星的时间去听听老人的唠叨,去传递精神上的慰藉与抚摸。

  悠悠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迷失了心底里生发于生命原点的爱。小时候蹒跚学步时牵你的那双手,如今或许已经粗糙颤抖,需要你去搀扶抚摸。面对老人的殷殷期盼,世上有两件事等不得,一是行善二是尽孝。孝,不是物质的给予,而是深情的陪伴。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见者,亲也。珍惜时光,莫留遗憾。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