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军事国际-正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m.auribault.com 2017-10-13 来源:解放日报
分享到: 更多

  9月23日-24日,上海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学术研讨会举行。此次论坛由上海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承办。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20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现刊登论坛部分精彩发言,以飨读者。

  精彩发言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逄锦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全部理论与实践的主题。它既是当代中国不断发展前进的正确道路,也是一种与之相适应的理论体系和理想信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十八大以来,从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要求出发,在全世界范围内提出的重要理念。这一理念由中国人创造并且现在已经写入联合国文件,说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经逐渐成为世界人民的共识。而要客观、全面地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需要从以下两点出发:

  第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

  从哲学上讲,这是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关系问题。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很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诞生在一个具有5000年文明历史的国土上,有特殊的历史、文化与国情。这个特性既是跟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制度相比较的,也是同世界其他制度比如资本主义制度、封建主义制度等相比较的,所以具有特殊性。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等,都反映了我们的特色。与此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包含一般性,这至少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民为中心,这是人类共同的,人民要当家作主;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致力于消除贫困,共同富裕,共同发展,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声和时代潮流;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反映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要求,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的要求;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倡导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也反映出人类发展共同要求和规律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有特殊性,又包含了很多共性和一般性,解释这种特殊性和一般性,是我们理论工作者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责任。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强调特殊性比较多,强调中国特色比较多一些,这当然很重要很必要,但另一方面不能由此忽视了一般性的要求,否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是我们自己的事情,对人类贡献以及对世界潮流发展引导从何谈起?我们既要强调自己的民族追求,同时也要强调应该为全世界作出贡献。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为人类的共同发展、要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1月17日至18日在瑞士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引用了英国文学家的话“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所谓最好的时代,是指这个时代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这些潮流已经滚滚向前,全人类已经形成共识,在追求合作、和平、发展、共赢。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处于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最好的时代。但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我们也处于最坏时代,局部战争从来没有停止过,超级大国在世界范围内推行霸权,在我们周边制造了很多麻烦,包括气侯变暖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等,这些问题变得十分突出,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处于最坏时代。

  对于当前这个时代,我们应该如何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贡献?我认为,应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首先做好中国自己的事情。我们是占世界人口20%以上的人口大国,搞好自己的事情本身就是对全世界的贡献。非洲很多国家已经明确表示,如果中国能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他们就学习走中国的道路,所以,中国的事情解决好了就是对世界的最大贡献。二是积极参与世界治理。世界治理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我们都要全面参与。三是积极推进世界和平发展,互利共赢,推进全球化。尤其在西方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中国更应该坚持高举适合人类发展的大旗,为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增进全人类的福祉。

  (作者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南开大学教授)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意义

  欧阳康

  2017年伊始,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进行了题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演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时代命题的提出,也吸引了学术界的更多思考。

  首先,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及意义。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三个主题组合在一起具有丰富内涵。所谓人类,是相对于国家、民族而言的,包括今天看到的各种种族、宗教等。所谓命运,讲的是真正的生存状态,它既是一种逻辑的状态,又是一种感性的状态。所谓共同体,则既可以是一种自然描述,也可以是一种感情沟通、合作共赢的组织。实际上,自从人类这个概念产生时,人们就在关心人类命运共同体了,所有人类文明理想实际上都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联系在一起的。当然,我们讲的命运共同体实际上有底线和高端状态。底线状态就在于能不能一块活下去,在这个意义上古老的表述就是诺亚方舟,当人类面临困难和危机的时候,有没有“另外一个世界”能让我们逃避这样的灾难?而高端状态就是人类能否共同繁荣发展。这两个方面是人类追求的梦想,所以,今天人类命运共同体命题的提出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其次,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多维透析。什么叫人类命运共同体?我认为,至少要从以下几个层面进行考量:第一个层面就是直接的最底层形态,即人类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即便有共同理想、共同价值、共同追求,也需要在地球继续存在下去的时候才有可能。第二个层面是经济、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从古到今,人类经历了自然状态、大工业状态到现代化状态,这样的状态对于人类命运产生了巨大影响,每一个人在不同劳动体系中所得到的感觉、所创造的价值和实现的收益都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人类文明进步。第三个层面是社会政治制度。从古到今,人类社会分成不同国家,产生不同主义,产生激烈碰撞,造成人类内部极大的矛盾与冲突,甚至带来战争。第四个层面是社会组织形式。这是涉及到所有人的社会治理。第五个层面是文化问题。文化问题既有传统的,又有现代的。当我们讲文化多样性的时候,应当思考如何让中华文化能够在世界文化的百花园中真正站立起来,获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第六个层面是精神家园。13亿人的共同精神家园在哪里?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社会生活,不同要素之间的比例及其组织方式是不一样的,在这个时候,精神家园的交集就会非常重要。

  再次,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能带给人类的贡献。第一,把中国自己的事情做好,让当代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有好的状态。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能不能真正实现从“赶上”到“赶超”,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第三,如何才能真正达到共同繁荣。当代许多西方学者都承认中国正在改变世界格局,但是这个过程非常漫长。如何在这个过程中构建起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学者提供思想、理论和方案。所以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机遇。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原党委副书记、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

  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新型全球化

  韩喜平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这主要基于以下几个重要原因:

  第一,中国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影响力越来越大,实践越来越丰富,提炼理论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在此背景下,怎样更好地发出中国声音?这就需要全方面发展。第二,按照国际贸易基金组织测算,上世纪90年代,全球经济每增长1%,给贸易带来2.5%的增长,而现在仅仅能带来0.7%的增长。过去整个世界认同的华盛顿共识,现在也受到了金融危机、恐怖主义等一系列威胁的挑战。这样的情况下,大家重新思考,究竟人类理想制度是什么样的?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中国应为人类提供更好的制度、更好的方案。第三,从理论上说,现在的流行理论基本上都是近代以来产生的,主要是为了谋取更多的物质财富而产生的。而现在,人类社会走到了一个需要面对资源约束、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时候,可以看到,我们现在的社会科学也大都走向了一个共同的主题,就是关注人的发展。第四,美国推行的全球化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新型全球化呼之欲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了怎样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引领新型全球化的新课题?对此,有几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要做好自己的事,努力实现中国梦。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只有国内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才能进一步推动世界的发展。第二,安全层面上要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观念看待整个世界,在中国东北地区首先面临的合作问题就是朝鲜问题,必须站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安全格局问题。第三,从经济发展角度讲,市场越大、获利越多,怎样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仍然是大问题。第四,从文化文明交流程度讲,文明冲突的可能性依然存在,身处各种矛盾纠结之中,我们需要在多样性、平等性、包容性中体现中华文明的价值。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吉林大学教授)

  以崭新价值理念构建全球治理体系

  王永贵

  从整体性视域中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首先,为什么要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冷战以来,全球发生深度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体,是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倡导的。总的来说,西方的价值理念原来是倡导全球化,现在恰恰相反,甚至带头逆全球化,这不利于全球发展,出现了新的不平等现象。在此背景下,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成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公正公平方向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全球治理体系,首先需要向世界提出崭新的价值理念。全球治理规则要体现出更加公正合理的要求,离不开对人类优秀成果的吸收,这就要积极挖掘中华优秀文化中的治理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要实现共赢共享。当然,我们不能把“共享”泛化,“共享”作为新发展理念,实质上有特殊的含义。今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议首次把这一理念载入决议中,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从这个角度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命运共同体以及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是基于整个世界发展的客观情况提出的,因此得到了国际社会的积极回应。

  其次,如何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落到实处?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创新体制机制,这涉及多个维度,中国在这个方面正由被动型向主动型转型,逐渐实现从边缘接近或者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包括相关经济组织、贸易规则、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还有去年乌镇峰会提出“互联网”中国方案等,都是要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提出和平发展外交政策,到今天的共建共享,都是中国方案。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的重要转变,就是在处理大国外交基础上,注重周边外交。所以,有人提出中国面临挑战首先是要把周边外交处理好,从区域关系延伸到整个国际关系,从亚洲命运共同体打造世界命运共同体。

  最后,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的或价值目标,不是要改变某些国家的发展空间,而是要促进中国和世界的和谐。习近平总书记在印度访问时曾提到,实现中国梦与世界各国梦想是相融相通的,中国梦应该是体现大国胸怀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可以说,总书记全球治理思想与中国梦思想是一脉相承、相融相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伟大成就,意味着中华民族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生机,中国为发展中国家提供方案,这实际上汇聚了由民族到为全人类作出贡献中凝聚的智慧。

  我们坚信,中国将与其他国家一起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和谐的世界合力,共同面对和解决全球问题和危机,推动人类实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应发挥什么作用?

  张国祚

  今年1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发表重要讲话,提出“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我们可能需要思考为什么要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世界是和平的,假如世界是安全的,假如世界是一片繁荣的,假如世界是包容和谐的,假如世界是绿色美丽的,不存在任何瑕疵的,那么,这个问题提出就没有意义。正是因为我们这个世界还远远不是这样,没有建立起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以,总书记才提出这样重要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内瓦会议上首先讲,我们从哪里来,现在哪里,将来往哪里去?看似非常通俗的三个问句,实际上表现了一个大国领袖纵深的历史眼光。虽然他讲的是近100年,但实际上,也可以再延伸到自有人类以来的全部历史进程。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有针对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是什么样?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来说,可以这样理解:第一,这样的共同体应当是对话协商的,是能够建立持久和平的世界。第二,应当是共建共享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第三,应当是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世界。第四,应当是一个交流互建、开放包容的世界。第五,应当是一个绿色、清洁、美丽的世界。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有很清晰的论述。既然讲是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张三自己建,也不是李四自己建,不是美国自己建,也不是中国自己建,而是全世界各国共同建设的。那么,在这个共同建设的大格局中,中国应发挥什么作用呢?首先,习近平总书记讲我们有几个不变: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不变;促进共同发展的决心不变;建立伙伴关系决心不变;支持多边主义不变。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其次,我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要立足中国自身来思考如何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贡献。党的十八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一段比较系统的、完备的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只有从本国具体国情出发,才能充分发挥中国力量,提供中国智慧和方案。

  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还有一些理论问题亟待作出解答。比如,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和社会主义的关系,等等。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也是我们必须要回答的时代课题。

  (作者为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软实力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主任)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阶段

  刘建军

  习近平总书记在“7·26”重要讲话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很多学者在阐释和研究这个新的论断和思想,其中有几个问题值得思考:

  第一个问题,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阶段?有的同志认为,总书记的讲话是为迎接十九大胜利召开作思想和理论铺垫。我认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进入新阶段的目的是为中华民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谋划未来。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建成小康社会后下一步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怎么走?这迫切需要谋划。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这个问题,是着眼于谋划未来、着眼于小康社会建成以后的长远问题而提出的。

  第二个问题,小康社会实现以后,再提什么目标?下一步目标已经很明确——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基本实现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基础上,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发展站到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的重大成就,意味着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并不断开辟发展新境界,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我们为人类发展、全球治理提出的一个新理念,其背后则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第三个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度、历史跨度问题。按邓小平同志的说法,是至少100年。总的来说很漫长。这有两方面原因,一是明确初级阶段要解决的历史任务,二是取决于政治上的考量。最初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问题的时候,实际上是要解决一个历史任务,补上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课。但是,我个人的看法是,初级阶段是解决两个历史任务。第二个历史任务是初步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面是补课,然后才是真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第四个问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么漫长,是否可以分成几个历史时期?我认为,可以分为准备期、展开期、延伸期。准备期是从新中国成立一直到改革开放的30年时间,做了基本准备。展开期是现在所处的改革开放时期,这个时期估计70年时间,实际上是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这个时期里,再具体分为改革开放初期、前期、中期、后期。延伸期从2051年开始,一直到本世纪末,这是初级阶段的进一步延伸。

  (作者为教育部长江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观点集萃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特聘教授王岩认为,从本源上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核心价值是超越西方现代化道路、理论和制度,站在全人类命运的角度提出的关于未来世界秩序的一种构想,其本质在于推动道路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作为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的经验与启示,必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起到引领作用。深度发掘新发展理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的独特价值,对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实现共赢共享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以创新为动力,就要崇尚科技创新、重视人才创新、善于政策创新;注重协调发展,就要加强“南南合作”、促进“南北对话”,增进在重大全球性问题上的沟通协商,构建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倡导绿色发展,就要提倡绿色、低碳、循环、可持续的生产生活方式,加强全球生态治理的国际合作,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开放发展要求世界各国拓展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重塑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自觉和自信; 共享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旨在增进人类福祉、维护和平发展、实现真正共赢共享。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胡涵锦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需要深化基本范畴研究。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严整、严密、严谨的科学体系,一个重要方面是因为它是由一系列科学的概念、范畴和原理构成的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博鳌亚洲论坛2015年年会上曾指出,通过迈向亚洲命运共同体,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坚持各国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必须坚持合作共赢、共同发展;必须坚持实现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必须坚持不同文明兼容并蓄、交流互鉴。这可以看作亚洲国家合作、交流、互鉴、解决冲突、应对危机的基本遵循,同样也是全球交流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从相互封闭走向开放包容,最终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必由之路。当前学术界要从范畴着手深化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研究,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属于什么范畴?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使用这个范畴?从共同体的概念上讲,人类命运共同体有没有共同性、一般性和普遍性?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利益共同体以及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等等。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顺应时代潮流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宋进教授认为,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3月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站在了历史和哲学的高度。马克思主义是从世界历史高度对人类共同体的几个阶段进行分类,比如自然共同体、虚假共同体、真正共同体。在共产党宣言中特别提到全球化带来的全球共同体,包括一系列的一体化,尤其是强调建立在人类解放基础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在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时,要特别注意文化基因这个维度,主要体现在从家国情怀到天下意识,从家族共同体到民族共同体,从民族共同体到天下共同体,在推进社会进步演化的同时,也为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地域性的历史经验和文化借鉴。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王建新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和完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延伸和升华的关系,有利于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新方向。从内涵上,可以起到丰富作用,提供一种新的遵循。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观是人类智慧结晶,也是宝贵财富。任何社会价值观建立都离不开人类的共同成果和价值。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同整个人类共同价值特别是中国价值紧密结合起来的,通过碰撞不断融合、丰富,得到提升和完善。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提出,与中国梦相互依存、相得益彰。人类命运共同体对于当今世界的发展和新形势下的全球治理有引领价值和引导作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如何作为?

  西安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樊建武认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我们的愿景。在经济化、全球化、信息化时代,事关全人类发展的重要问题层出不穷。面对这样的“势”,如何实现我们的“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处理这些国际关系时,必须摒弃过时思维,不能追求你少我多、损人利己,更不能一家通吃;只有顺势而为、因势而动、乘势而上,才是长期可持续发展。同时也要注意具体发展道路上的和而不同。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基本精神之一,坚持和而不同的原则,要承认文化间的差异。全世界2500多个民族和宗教,如果只有一种生活方式、一种语言、一种音乐、一种服饰是不可想象的,必须要承认差异,在承认差异的基础上尊重差异。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程伟礼认为,当前世界出现了新的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现新的变化,生产国际化产生了全面资本渗透,形成了新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一荣??荣、一损??损。为了获得进一步的经济发展,迫切需要保持和平的经济环境。他认为,当前新的全球化出现了一系列新特征。新的全球化出现,是以命运共同体为目标,不是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霸权为目标。西方百年全球化在今天遇到强烈危机,其根源在于西方的全球化虽然打着倡导全球价值和为人民的口号,但其本质是以狭隘的国家主义为目的。新全球化的趋势,需要提升哲学理论思维和理论基础,这就是人类共同体。今天,中国以更加积极姿态对世界热点问题疑难问题有了自己的主张,比如难民问题、恐怖主义问题、地区危机问题等,这体现了中国应有的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增进人类福祉

  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王治东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的逻辑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过程,需要经过一代一代人的努力。理念引领行动,方向决定出路。在此过程中应当坚持对话与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共建,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以此增进全人类的共同福祉。

  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龚晓莺教授认为,中国基于全人类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价值目标,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作为一个大国的担当,也可以说是习近平总书记博大胸怀的表现。中国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积极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同时也给各国分享中国改革开放发展成果。共享发展不仅仅适合中国,也适用于破解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发展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的问题。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下,各个国家不管大小,都应该享有人类进步成果。各国不仅要营造自己发展的后花园,更要共建世界各国的百花园。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