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让文化自信呈现在生活中
李琼
//m.auribault.com 2016-07-12 来源:广州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故宫猫”、华江“小二”、京八件,这些独具北京特色的旅游商品今后不光能在景区买到。2016年“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已经正式启动,今年北京将在重点景区、博物馆、展览馆、交通枢纽等场所,陆续设立首批“北京礼物”专柜,方便游客选购。

  在中国旅游,很多旅游者都有这样的苦恼,几乎所有的景区都会在出口处设置一个足够大、足够长的购物区让你不得不“路过”。但是一样的竹雕、一样的小木刀、一样的木梳……千百个景区都在卖同样的“地方特产”,同样的“义乌造”,旅游商品同质化、低端化现象严重,让人提不起购买欲望,掏起腰包来非常勉强。

  很长时间以来,各地对旅游开发的热度可谓有增无减,但是从目前情况看,很少有景区、有城市把“礼物”当做一个大课题来看待。不是说这些地方不注重拉动消费,看不到里面的“商机”,而是说“礼物”很多时候被视为一个附带的东西、可有可无的东西,或者说是“有就足够”的东西,至于其中的地域特色、文化含量、设计理念、制造水平乃至推广方式,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用上足够的心思。

  当然,这不是说完全没有好的探索。笔者就发现,在故宫里的商店和小货车中,“来自故宫的礼物”一系列文化创意产品,就特别吸引游人驻足。传统与时尚、文化与实用的巧妙结合,不仅让旅游者爱不释手,也在电商平台上热销海内外。这充分说明,公众不是没有消费欲望,也不是没有“文化追求”,而是他们在旅游中、在行走中,能够触摸到的有质量、有品位的文化产品不多。

  一个景区也好、一个城市也好,乃至一个国家,提供什么样的“礼物”给公众,给世界,也应当算作是一个“供给侧”问题。它所承载的,不仅仅是如何拉动消费的问题,更是一个让文化直接走进生活,让传统在触手可及的地方鲜活起来,呈现出来的问题。我们常说 “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要让文物活起来”,这从来不是一个空洞的判断和口号,而是要从细微处着手,从生活中着手,让旅游产品、文化产品摆脱其固有的狭隘身份。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第一次把“文化自信”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并提,并对文化自信进行了特别的阐释,强调“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这其中蕴含一个深刻的命题,那就是文化自信如何能够植根于最广泛的社会生活中,如何在人的生活中生根发芽,如何在对外交往中深入传播。“北京礼物”推介,其实正是在引导我们去认识和解决这样的问题。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