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文史纵横-正文
图书出版人要学会慢下来
吴娜
//m.auribault.com 2016-01-06 来源:光明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岁末年初,在各类文化机构先后发布的一个个年度书榜中,在众多学者、出版人晒出的一张张私人书单中,2015年图书市场值得留下的历史性印记,愈见清晰。

  过去的一年,适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一批以此为主题的图书成为市场主流。其中学术论著厚重深刻、视角多元,体现了抗战史研究的最新进展,某些成果还填补了相关领域的研究空白;文艺作品纷繁多样,既融合丰富的文学想象,又充分尊重历史,成为大众感知抗战岁月的生动读本,涌现出众多体现当下学术界、文化界、出版界最高水准的精品力作。

  著名军旅作家王树增历时六年撰写而成的《抗日战争》,是一部全景式描写抗战的厚重之作,问世不到一年,至今销售量已逾50万册,并为各大榜单所青睐,得到了普通读者和业界人士的双重认可。

  另一部值得一提的著作,是由加拿大学者撰写、相对小众的《秩序的沦陷:抗战初期的江南五城》,该书以另辟蹊径的视角和严肃扎实的态度研究中国抗战,也获得了众口一词的好评。此外,《抗战家书》《何有此生》《火印》等不同类型著作,都从不同侧面,展现了今年抗战主题图书的良好风貌。

  过去的一年,越来越多的出版人放弃了过去以数量打拼为主的生产模式,无论学术出版,还是大众出版,均主动压缩新书品种,进一步提升图书的内容价值和装帧品质,专注强化自身品牌,打造更多精品,使得出版逐渐回归理性。国内图书市场整体回暖,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亮点。

  以中华书局和人民文学出版社这两家各具特色的出版单位为例。前者以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为己任,密切联系海内外的高水平学者,在注重整理校订经典古籍的同时,大力推出当下学者的优秀原创学术著作。今年出版的《晚明大变局》《故宫营造》《二重奏:红学与清史的对话》等,均堪称其中代表。后者与新中国的文学出版事业相伴而行,建立了一套高品位、高质量、包容古今、囊括中外的文学图书体系。除了前面提到的《抗日战争》之外,2015年迟子建、毕飞宇、周大新等知名作家也先后与其合作,密集出版《群山之巅》《写满字的空间》《曲终人散》等力作。新年伊始,人文社持续发力,推出王安忆的最新长篇《匿名》,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

  值得注意的是,在出版界开始注重精耕细作的大环境下,图书市场的小众化倾向愈加明显,越来越多个性十足、面向细分人群的图书得以出版,并且取得可观的经济效益。

  过去的一年,制作更高品质的图书,为读者带来更好的阅读体验,已成为出版界的共识。但是,我们仍注意到,还有大量的图书完全“以出版为目的”,根本得不到读者的关注。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的著名影片《云上的日子》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走得太快了,灵魂还没有跟上来。”据不完全统计,2015年全国共出版图书40万种以上,但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好书屈指可数。寻遍各级年终榜单,我们发现上榜图书几乎就是那么几张老面孔。

  新的一年,我们期待越来越多的出版人慢下来、静下来,这样才会推出更多有灵魂、有价值的精品。纸质图书会不会成为夕阳产业,答案的一半在出版人手里。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