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社会关注-正文
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强化休闲功能
张瑞静
//m.auribault.com2014-12-31来源:河北日报
分享到:更多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内涵,而休闲则顺应了这一趋势的需要。一方面,休闲能够将人们从紧张的工作之中解放出来,达到身体和心灵的放松;另一方面,休闲作为一种现代化生活方式,是城镇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内容。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应顺应和不断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坚持以人为核心,以休闲宜居为方向,从公共设施、城镇产业、文化建设等方面入手,注重强化休闲功能,进一步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

  完善休闲公共设施。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对城镇进行旅游休闲化的提升改造,在被城镇空间割裂的休闲断裂带上进行缝合和串联,并在现有设施和环境的基础上加以休闲化改造,如建设休闲街区、打造社区休闲场所等,同时提升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的科技含量,为构建休闲型城镇提供一流的现代化基础设施。要增强“游憩交通”建设力度,进行城镇慢行系统规划。慢行交通既是城镇交通出行方式中的一种,也是其他机动化出行方式不可或缺的衔接组成。通过营造环境优美、尺度宜人、高度人性化的慢行环境,不仅可以为居民提供放松的休闲空间,还可以促进城镇休闲购物、旅游观光、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休闲产业。产业是城镇发展的动力和支撑。休闲业作为新兴的朝阳产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以促进诸多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要抓住休闲产业的特点,促进休闲产业发展,如休闲与工业融合,发展工业旅游休闲观光、工业旅游体验、工业产品购物体验等,促进工业产品的销售、创意制作等。休闲与商业融合,开发休闲商业和体验式商业,满足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休闲与健康养生产业融合,发展休闲健身、温泉度假养生、康复疗养中心、生态旅游体验等,不仅能唤起人们对健康的关注,还能带动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营造更加舒适的宜居环境。

  提升城镇文化内涵。文化是城镇的生命和灵魂,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内核,而休闲是新型城镇化不可或缺的文化基因。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要突出休闲文化特色。要转化和应用城镇地域及传统文化资源,从语言、风俗、生活习惯等元素中寻找“文化精神”的转化、“文化符号”的转化、“文化素材”的转化等,突出本地休闲文化特色。如有着“中国夏都”之称的秦皇岛依托区位优势,着重建设“休闲度假胜地”,利用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和传统旅游资源,打造海滨休闲文化产业带和长城历史文化产业带,形成了以“秦皇岛之夏”广场艺术节、山海关国际长城节、昌黎干红葡萄酒节等为代表的地域文化链条,真正实现了文化与休闲旅游的互动,并以点带面,带动了周边区域的协同发展,让居民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中,真正得到了心灵的释放和精神的回归。

  强化城镇的休闲功能,既能满足居民宜居、宜游、宜业的需求,提升生活品质和幸福指数;又可以促进城镇产业的联动,提升城镇化水平和质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建设以人为本、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在提升城镇休闲功能上下功夫。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中 工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2008-2010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