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工网理论频道文件文献-正文
改革强军主题教育要点
//m.auribault.com2016-04-05来源:解放军报
分享到:更多

  

  根据中央军委统一部署,今年全军深入开展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这是深入贯彻落实习主席改革强军战略思想,动员全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重大举措,是引导部队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激励官兵在新起点上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的实际步骤。为指导部队搞好主题教育活动,军委政治工作部组织编写了教育要点,供部队学习使用。

  在中央军委改革工作会议上,习主席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发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伟大号召,引领我军开启了改革强军新征程。今年是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向纵深推进的一年,是部队全面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适应新体制、实现新发展的一年。全军官兵要坚决响应习主席伟大号召,深入学习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指示,统一思想行动,凝聚意志力量,推进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加强军队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一讲 充分认清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习主席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高度重视,亲自领导、亲自决策、亲自推动,提出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作出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提供了思想引领和根本遵循。要深入学习理解习主席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重要论述,深刻领会改革强军战略思想,准确把握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不断增强投身改革强军实践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一、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的重大意义

  人民军队发展史,就是一部改革创新史。当前,我国进入由大向强发展的关键阶段,国防和军队建设处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必须以更大的智慧和勇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应对当今世界前所未有之大变局,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必然要求。当前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正发生深刻调整,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维护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军事力量是保底的手段。世界新军事革命深入发展,本质上是争夺战略主动权。只有抓住有利契机,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更好地设计和塑造军队未来,才能缩小与世界强国军事实力上的差距,在世界新军事革命中赶上潮流、走在前列,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必然要求。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对坚持党的执政地位、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提出并形成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纳入国家改革的大盘子。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实现这个战略布局的重要支撑,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

  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军事战略方针,履行好军队使命任务的必然要求。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总方略,体现了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军建设的新要求,为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国防和军队建设指明了方向。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总纲,以能打仗、打胜仗为核心,适应军队建设发展和军事斗争准备的战略需要,明确了军事力量建设和运用的新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必须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同时,解决军队内部暴露出来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特别是腐败问题,解决领导管理体制不够科学、联合作战指挥体制不够健全、力量结构不够合理、政策制度相对滞后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提高我军能打仗、打胜仗的能力,归根结底要靠改革。

  二、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根本引领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关键是要牵住牛鼻子。牛鼻子是什么?就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必须用强军目标审视改革、以强军目标引领改革、围绕强军目标推进改革。

  强军目标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指明了方向。目标引领方向。强军目标回答了我军建设带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描绘了强军兴军的目标图、路线图和展开图。这轮改革是强军兴军征程中的改革,强军目标指明的前进方向就是改革的努力方向,改革的一系列谋划设计和决策举措都是为了实现强军目标。强军目标是贯穿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灵魂和主线,推进改革一时一刻都不能游离强军目标,一丝一毫都不能偏离强军目标,否则就会走偏变向,甚至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

  强军目标明确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聚焦点和着力点。听党指挥是灵魂,能打胜仗是核心,作风优良是保证。强军目标强调这三条,明确了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的聚焦点和着力点。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就是要铸牢强军之魂,更好地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聚力强军之要,进一步提高军队能打仗、打胜仗能力;夯实强军之基,推动我军正规化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这轮改革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战略举措等,都充分贯彻体现强军目标要求,紧紧围绕强军目标来筹划推进,为贯彻强军目标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强军目标提供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检验标尺。强军目标体现了战略谋划、建设标准、发展路径与价值导向的高度统一,为军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明确了政治标准、军事标准和作风标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必须把这三项标准贯穿全过程,始终用强军目标来衡量、规范和校正。改革实践中,只要是有利于实现强军目标的就大力推进,不利于实现强军目标的就坚决舍弃,真正为强军兴军提供强大推力和助力。

  三、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指导原则

  牢牢把握坚持改革正确方向这个根本。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是为了更好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的优势。改革不是改向,变革不是变色。改革是要更好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更好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宗旨,更好坚持我军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在这些根本原则问题上,不能有丝毫差池。

  牢牢把握能打仗、打胜仗这个聚焦点。军队建设和改革最关键的问题是,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能不能拉得上去、打胜仗,各级指挥员能不能带兵打仗、指挥打仗。必须牢固树立向改革要战斗力的思想,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把主攻方向放在军事斗争准备的重点难点问题上,放在战斗力建设的薄弱环节上,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战斗力,着力提高我军实战化水平。

  牢牢把握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指向。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是武器装备现代化、军事人才现代化、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全面协调发展的进程。没有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就没有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须适应战争形态加速演变新趋势,适应国家由大向强发展新形势,适应军队使命任务拓展新要求,深入推进领导指挥体制、力量结构、政策制度等方面改革,为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赢得军事竞争优势提供有力制度支撑。

  牢牢把握积极稳妥这个总要求。推进改革需要牢固树立进取意识、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只要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有利于能打仗、打胜仗,有利于保持人民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该改的就要抓紧改、大胆改、坚决改,不能议而不决、决而不行。同时,深化改革涉及面广,重大改革举措牵一发而动全身,必须稳妥审慎,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战略上勇于进取,战术上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积小胜为大胜。

  四、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目标任务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总体目标是,牢牢把握“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原则,以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为重点,协调推进规模结构、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2020年前,在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等方面改革上取得重要成果,努力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按照总体目标要求,2015年,重点组织实施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2016年,组织实施军队规模结构和作战力量体系、院校、武警部队改革,基本完成阶段性改革任务;2017年至2020年,对相关领域改革作进一步调整、优化和完善,持续推进各领域改革。政策制度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改革,成熟一项推进一项。

  这是党中央、中央军委确定的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目标,也是向全国人民和全军官兵明确的改革时间表。这一目标和进程,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相一致,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规划的发展目标相衔接。其中,领导管理体制、联合作战指挥体制改革是重中之重和突破口,确立的是我军的大框架;优化规模结构、完善政策制度、推动军民融合发展是重要任务,也是主攻方向,涵盖“硬件”和“软件”各要素,贯通军队和地方各方面;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军事制度,是时代特色、中国特色、打仗特色的高度凝结,明确了我军未来的样子,反映了改革旨在推动我军组织形态现代化这个根本指向。

  五、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战略举措

  这轮改革,着眼于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形成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格局;着眼于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构建严密的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着眼于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着眼于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着眼于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着眼于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这“六个着眼于”,既前瞻军队未来作出科学设计,又直面现实问题提出改革举措,每一条都抓住了深化改革的着力重点和关键环节,体现了擘画政略与运筹战略的统一、体系设计与重点突破的统一、强固优势与开拓创新的统一。

  六、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科学方法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既要以坚定的决心信心把改革推向前进,又要以科学的思想方法、工作方法论证和实施各项改革任务。

  坚持统筹谋划。对改革规划方案要充分论证,加强理论研究和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防止零敲碎打,防止来回折腾“翻烧饼”。要学会弹钢琴,把握各项改革的关联性和耦合性,避免畸轻畸重、顾此失彼,避免各行其是、相互掣肘。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任务扭住不放,在落一子而全盘活的改革上用力,在事关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实质性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这些年,我军改革迈出了新步伐,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面临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特别是能打仗、打胜仗方面存在的问题成为最大的短板、最大的弱项,不改革是打不了仗的、打不了胜仗的。这轮改革,就是要着力解决制约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不断释放我军生机活力。

  坚持发挥法治的引导、推动、规范、保障作用。改革和法治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确保改革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坚持立法同改革相衔接,抓紧做好法规制度立改废释工作,缩短新法旧法之间的“过渡期”。对一时来不及修改的法规制度,要抓紧明确暂行规则,使新组建机构运行一开始就有章可循。

  坚持突出特色和借鉴创新相结合。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不论改什么、怎么改,都必须从国情军情实际出发。同时,要善于学习借鉴外军有益经验,学习借鉴地方改革好的做法,结合军队实际和特点创造性加以运用。

  坚持底线思维。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掌握好改革节奏,控制好改革风险,有力有序推进改革。改革全面铺开后,要加强风险管理,保持各级战备值班体系高效运行,保持指挥顺畅、不间断,保持政令军令畅通,确保一旦有事能有效应对。

  七、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组织实施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涉及国防和军队深层次利益关系和体制结构,深刻性、复杂性前所未有,难度也前所未有,必须以坚强有力的组织实施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着力统一思想认识。改革之难,首先难在统一思想、形成共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推进力度之大、触及利益之深、影响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打好这场攻坚战,必须坚持思想领先原则,抓好思想教育这个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改革全过程,为改革提供坚强思想保证。

  着力加强组织领导。深化改革对各级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都是考验。各级党委要把抓改革举措落地作为政治责任,提高领导改革能力,发挥核心领导作用。军队改革有其自身特点,必须按令行事,不能自行其是。要严格改革纪律,认真落实政治纪律、组织纪律、人事纪律、财经纪律、保密纪律。

  着力搞好配套保障。制定和实施改革方案要坚持体系设计、体系配套的思想,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确保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得到充分体现,确保新旧体制顺利对接、平稳过渡。要统筹推进制度机制配套工作,加紧建立健全同领导指挥体制相适应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新体制顺畅高效运行,确保新旧体制转换期间各项工作不松不断不乱。

  着力统筹其他各项工作。各级要把工作指导重心放在改革上,把工作主线放在改革上,统筹考虑安排工作,着力抓好保持部队高度集中统一和纯洁巩固、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高我军法治化水平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围绕改革来谋划、部署、推进。

第二讲 深刻领会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改革决策部署的战略意图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高度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具有深刻的政治意蕴和深远的战略考量。要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和中央军委深化改革各项决策部署,充分认清改革的科学性正确性,切实读懂改革、吃透改革,坚定改革越改越好、务期必成的决心信心。

  一、贯彻新形势下政治建军的要求,推进领导掌握部队和高效指挥部队有机统一

  政治建军是我军的立军之本。这轮改革始终坚持坚定正确政治方向,把强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全面落实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核心原则和根本要求,对领导管理体制和作战指挥体制一体设计,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固化下来并加以完善,进一步强化军委集中统一领导和军委主席负责制,确保军队牢牢掌握在党手中。

  确立“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的总原则,更好地实现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立足党情国情军情,把握现代军队领导指挥特点规律,把“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确定为领导指挥体制改革的总原则。这既是一种体制调整,更是一种政治设计,体现了保持正确政治方向和坚持强军制胜改革取向的统一,目的就是要在新形势下确保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确保军委高效指挥部队,确保军委科学谋划和加强部队建设管理。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首先要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个总原则,牢牢坚持这个基石。

  把总部制调整为多部门制,使军委机关真正成为军委的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这轮改革坚持从职能定位入手,按照突出核心职能、整合相近职能、加强监督职能、充实协调职能的思路,优化军委机关职能配置和机构设置,强化战略管理、战略指挥和法纪监督职能,下放代行的军种建设职能,剥离具体管理职能,减少领导层级,各部门直接对习主席和军委负责。改革的实质,是对军委机关从定位到职能机制进行再造,使指挥、建设、管理、监督等路径更加清晰,决策、规划、执行、评估等职能配置更加合理,有利于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和军委集中统一领导,有利于军委机关履行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职能。

  作战指挥和建设管理职能相对分离,提高作战效能和建设效益。这轮改革,着眼于实现军委对全军实施高效领导指挥,解决我军组织体系结构性短板,对优化领导指挥体制作出重大战略设计。打破长期实行的总部体制、大军区体制、大陆军体制,健全军委联合作战指挥机构,把7大军区调整划设为东部、南部、西部、北部、中部5大战区,组建战区联合作战指挥机构,组建陆军领导机构,成立火箭军和战略支援部队,构建军委——战区——部队的作战指挥体系和军委——军种——部队的领导管理体系。这样调整,适应信息化战争特点和现代军队专业化、体系化建设要求,把联合作战指挥的重心放在战区,把部队建设管理的重心放在军兵种,让战区、军兵种在习主席和军委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进一步增强作战指挥和领导管理效能。改革调整武警部队指挥管理体制,优化力量结构和编成,主要考虑也在于充分贯彻党管武装的原则,进一步加强军委对武装力量的集中统一领导。

  二、抓住治权这个关键,深入推进依法治军、从严治军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是我们党建军治军的基本方略。一支现代化军队应该是高度重视法治纪律的军队。这轮改革从完善体制机制、健全监督监察体系入手,构建完善中国特色军事法治体系,加快推进治军方式转变,确保在法治下推进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以法治引领和保障建设强大军队。

  加强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组建新的军委纪委,向军委机关部门和战区派驻纪检组;组建新的军委政法委,调整军事司法体制,军事法院、军事检察院按区域设置;调整组建军委审计署,全部实行派驻审计。这是在科学配置权力方面的制度创新,强化纪检、巡视、审计、司法监督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有利于形成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监督的权力运行体系,从根本上铲除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土壤。

  健全军事法规制度体系,为推进强军事业提供重要引领和保障。坚持立法与改革同步发力,加强军事法规制度体系顶层设计,做好法规制度立改废释工作,搞好各项具体改革事项的法律法规配套保障,健全完善重点领域法规制度。这既有利于充分发挥法治对改革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又有利于推动形成系统完备、严密高效的军事法规制度体系。

  推进治军方式“三个根本性转变”,形成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的良好局面。科学设置各类机构,合理配置职能,依法规范各级职权和权力行使。注重以职能定位带动工作机制转变,健全依法运转的工作机制,细化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工作标准和行为规范,推动工作运行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这充分体现了深化改革与依法治军的有机统一,必将全面提高我军建设法治化水平。

  三、优化规模结构和部队编成,推动我军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转变

  兵贵精不贵多。精兵作战、精兵制胜,关键在一个“精”字。这轮改革,坚持走中国特色精兵之路,着眼打造精锐作战力量,优化规模结构、促进内涵式发展,努力使军队更加精干高效。

  压缩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适应国家安全战略和军事战略需求,裁减军队现役员额30万,使军队规模由230万逐步减至200万。精简机关和非战斗机构人员,从军委机关到战区、军种各级机关,单位等级、内设机构、人员编配都从严从紧控制,在解决机关臃肿庞杂问题上迈了一大步。

  优化结构和部队编成。调整改善军种比例,优化军种力量结构,推动军种建设战略转型。压减军官岗位,进一步改善官兵比例。加大压减老旧装备部队力度,为发展新型作战力量“腾笼换鸟”。优化武器装备规模结构,减少装备型号种类,淘汰老旧装备,发展新型装备。依据不同战略方向安全需求和作战任务,调整结构、强化功能、优化布局,推动部队编成向充实、合成、多能、灵活方向发展。优化预备役部队结构,压减民兵数量,调整力量布局和编组模式。这些举措把“瘦身”与“强身”统一起来,是我军从压规模到调结构、从外在到内在自新自强的体现。

  推进以效能为核心的军事管理革命。精简调整是为了提高质量效能。这轮改革,在精简机构和人员的基础上,注重树立现代管理理念,完善管理体系,优化管理流程,提高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水平。组建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利于加强军事训练的统筹谋划和组织指导,有利于加强部队和院校管理。健全经费、物资、采购、工程等管理制度,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推动履职尽责转型,按照法定职责权限抓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组织效能。这些举措追求的是精简高效,聚焦的是能打胜仗,体现了对现代管理特点规律的深刻把握,体现了军队组织形态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四、充分发挥创新驱动发展作用,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

  军事领域是竞争和对抗最为激烈的领域,也是最具创新活力、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这轮改革,以创新驱动牵引国防发展,以赶超领跑倒逼国防科技图强,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培育战斗力新的增长点,努力抢占未来军事竞争战略制高点。

  改革国防科技领导管理体制。国防科技发展是具有基础性、引领性的战略工程。加快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必然要求加强国防科技建设。组建军委科技委,就是要强化对国防科技发展的战略管理,推动国防科技自主创新,协调推进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打造一个有方向有动力有速度的科技“火车头”。

  发展新型作战力量。新型作战力量代表着军事技术和作战方式的发展趋势。发展新型作战力量事不宜迟,不能消极等待,必须积极培育,否则就会错失良机,被对手拉开差距。组建战略支援部队,就是要坚持体系融合、军民融合,努力在关键领域实现跨越发展,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新型作战力量加速发展、一体发展,打造我军新质作战能力的重要增长点。

  提高创新对战斗力增长的贡献率。现在,世界主要国家高度重视推进高投入、高风险、高回报的前沿科技创新,大力发展能够大幅提升军事能力优势的颠覆性技术。我们国防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就会在竞争中处于下风。这轮改革,着眼谋求军事技术竞争优势,强调必须选准突破口,超前布局,加强前瞻性、先导性、探索性、颠覆性重大技术研究和新概念研究,就是要把创新的重点转到原始创新、自主创新上来,切实应用到为我军建设和军事斗争准备服务上来,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转入创新驱动发展轨道。

  五、开发管理用好军事人力资源,推动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

  强军兴军,要在得人。这轮改革,围绕军事人力资源管理、新型军事人才培养、完善人力资源分类和政策制度等方面,作出一系列新的部署安排,有利于人才选拔培养,有利于人力资源高效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吸引和集聚优秀人才,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生动局面。

  加强军事人力资源集中统一管理。我军军事人力资源分类比较复杂,管理比较分散,政策制度执行随意性大,导致人力资源使用效益不高、浪费现象比较严重。这轮改革,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完善人力资源分类,整合军事人力资源管理职能,使军事人力资源能够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战斗力。

  构建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遵循军事人才培养规律,构建军队院校教育、部队训练实践、军事职业教育三位一体的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军委、军种两级院校领导管理体制,完善初、中、高三级培训体系,调整优化院校规模结构。健全军事职业教育体系,构建全员全时全域军事职业教育平台。创新人才培养制度机制,加强院校与部队共育人才。这些举措,必将推动加快建设新型高素质人才队伍。

  调整军事人力资源和后勤政策制度。军队政策制度,关系官兵切身利益,是提高军队战斗力、激发军队活力的重要途径。这轮改革,适应军队职能任务需求和国家政策制度创新,进一步完善军事人力资源政策制度和后勤政策制度,建立体现军事职业特点、增强军人职业荣誉感自豪感的政策制度体系。调整军队人员分类,逐步建立军衔主导的等级制度,推进军官职业化,改革兵役制度、士官制度、文职人员制度。深化军人医疗、保险、住房保障、工资福利等制度改革。这些举措,有利于提升军事职业比较优势,必将进一步凝聚军心、稳定部队、鼓舞士气。

  六、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

  军民融合发展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这轮改革,坚持发展和安全兼顾、富国和强军统一,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格局。

  完善军民融合体制机制。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着力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国家主导、需求牵引、市场运作相统一的工作运行体系,系统完备、衔接配套、有效激励的政策制度体系。建立国家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军民融合领导机构。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立法,探索建立军民融合项目资金保障机制,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改革国防科研生产和武器装备采购体制机制,加快军民通用标准化体系建设。这些举措,对于打破军民二元分离结构、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促进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同步增长,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完善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动员体制机制。成立军委国防动员部,加强对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的组织指导,领导管理省军区。深化国防动员领域改革,健全完善国防动员体制机制。加强后备力量建设,突出海上动员力量建设,增强基于打赢战争和服务国家大局需要的组织动员、快速反应、支援保障能力。加强人民防空工程建设和维护管理。这些举措,有利于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更好地整合资源、统筹发展、集中运用。

  完善退役军人安置政策和管理保障。退役军人安置和管理,关系军队稳定和社会大局稳定。退役军人经过部队严格教育训练和重大任务考验,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财富。这轮改革,在国家层面加强对退役军人管理保障工作的组织领导,健全服务保障体系和相关政策制度。这是维护官兵权益、消除后顾之忧的长远之举,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军队建设的关心爱护,必将有力凝聚军心士气,激发官兵强军报国的热情动力。

  全面停止军队开展对外有偿服务。这是关系巩固军政军民团结、保持我军性质和本色的重大问题,有着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有着政治上的深远考虑。1998年,党中央、中央军委决定军队、武警部队停止一切经商活动后,允许一些单位和行业开展对外有偿服务。但实践中,有偿服务已经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军队吃“皇粮”,根本职能是打仗,全面停止对外有偿服务,有利于纯洁部队风气,有利于保持人民军队性质和本色,有利于专注练兵备战这个中心任务。同时,这一重大决策对解决涉及军地军民关系的矛盾问题、巩固发展军政军民团结的政治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讲 以革命军人应有的忠诚担当勇气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

  建设强大军队是接续奋斗的伟大事业,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现在,改革强军的时代重任,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肩上。面对体制机制的深刻变革、职能使命的拓展深化、党和人民的期望重托,必须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决完成以改革为主线的各项工作任务,努力在新起点上作出新贡献、展现新风貌。

  一、从向党看齐、听党指挥的高度坚决拥护支持改革

  向党看齐、听党指挥,是党和人民对军队的根本政治要求。深化改革正在向纵深推进,这场大考是思想上的,是利益上的,但归根结底是政治上的。我们必须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拥护改革、积极支持改革、坚定投身改革,用实际行动彰显军魂、践行忠诚。

  强化保持一致的政治自觉。充分认清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党的意志,必须以绝对听党指挥的政治觉悟坚决拥护改革大政方针,坚决维护改革决策部署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全面深入领会改革强军的政治意蕴和战略考量,善于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认识理解改革,增强对改革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深刻认识改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赋予的政治任务,必须不折不扣完成,遇到再大矛盾和问题也要坚定不移地往前推。

  强化听令而行的号令意识。改革的军令状已经立下、集合号已经吹响,必须增强听招呼、听指挥的自觉性坚定性,闻令而动、雷厉风行地执行改革各项举措,做到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决策部署什么就坚决落实什么,改革任务明确到哪一步就坚决推进到哪一步。向党看齐、听党指挥不是口号,要落实到行动上。决不能表态很快、调门很高,工作中却敷衍塞责、拖拖拉拉,更不允许同组织讨价还价。

  强化自觉严格的纪律观念。贯彻落实改革决策部署,是很高的政治要求,必须加强纪律性。对改革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重大举措,决不允许说三道四、乱发议论,不允许自作主张、各行其是,不允许打折扣、搞变通,反对政治上组织上行动上的自由主义。要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确保政令军令畅通和改革任务圆满完成。

  二、主动来一场思想革命和头脑风暴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既是体制机制的重塑,也是思想观念的变革。要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转并行,切实从一切不合时宜的思维定势、固有模式、路径依赖中解放出来,防止穿新鞋走老路、拿新瓶装旧酒。

  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思想的禁锢是改革的最大障碍。有的嘴上喊信息化,但思想上还是脱不开机械化那一套;讲的是联合作战,但大陆军思维根深蒂固;说的是现代军事管理,用的还是过时的模式和做法。思想不解放,不可能迈开前进的步子,也难有大的发展、大的作为,不能身子进了21世纪,思想还停留在20世纪。要抓住思想解放这个根本,冲破思想观念束缚,打破一切不合时宜的条条框框,实现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

  着力增强自我革新的意识和能力。全面实施改革强军战略,是一项具有很强开拓性的事业,面临大量新情况新问题,需要用改革创新的办法研究解决。在原有体制机制下干了那么多年,过去那一套已经顺手了、用惯了甚至固化了,遇事往往自觉不自觉想着以前那些工作套路,要转过来的确不容易,但再难也要转。这是改革提出的强制性要求,是必须迈过去的一道坎。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锐意改革,用新的理念、新的视野、新的方法、新的标准抓准备搞建设,确保紧紧跟上改革强军步伐。

  牢固树立与改革强军相适应的思维理念。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的前提,统一思想是解放思想的目的。要积极适应改革强军的新形势新任务,牢固树立更加注重聚焦实战、更加注重创新驱动、更加注重体系建设、更加注重集约高效、更加注重军民融合的战略指导,真正让实战、创新、体系、集约、融合的新理念在头脑中扎下根来,变成观察思考问题、谋划推动发展的思想方法和思维起点,更好引领改革强军实践、推动我军现代化建设转型。

  三、自觉从改革大局出发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

  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不可能不触及现存利益结构和利益关系,影响改革的许多思想障碍有时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尤其是来自各种既得利益的羁绊。面对改革,要有大局观念,正确对待利益关系调整,自觉在大局下行动。

  坚持强军事业至上。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谋的是民族复兴大业,布的是富国强军大局,立的是安全发展之基。要自觉以党和军队事业为重,以改革强军大局为重,把是否有利于实现强军目标作为评判得失的根本标尺,自觉克服部门利益掣肘,跳出个人利益“小圈子”,少算一点个人得失的“小账”,多算一些顾全大局的“大账”,做到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

  理性看待利益得失。改革既为国防和军队建设增添动力活力,也为维护官兵利益提供政策保障,特别是这轮改革在健全完善军事人力资源和后勤政策制度上推出一系列配套举措,必将妥善解决官兵关心关注的重难点问题。同时也要看到,改革不可能皆大欢喜,一些单位将面临撤并降改,一些同志发展进步可能受到影响,有的个人和家庭会面临暂时的实际困难。在现实考验面前,要客观看得失,辩证看进退,平和看去留,始终保持思想稳定和良好心态。

  相信、依靠和服从组织。要信任组织,相信改革中各级党组织一定会对官兵高度负责,充分考虑岗位需要和个人实际,公正合理作出安排。要依靠组织,个人对改革的现实想法,在改革中遇到的困难问题,都要主动向组织汇报交底,通过组织的力量来解决。要服从组织,始终牢记革命军人的身份,自觉摆正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做到组织作出安排后坚决服从,牺牲个人利益时毫不含糊,奉献改革强军事业积极主动,决不能总体上拥护改革、一动自己的利益就不行。

  四、加紧转变职能、转变作风、转变工作方式

  当前,新的领导指挥体制已经建立运行。必须紧紧围绕适应新体制、履行新职能、担当新使命,从职能定位入手准确把握职责权限,规范领导关系、指挥关系、保障关系,理清工作界面、工作机制、工作流程,加紧转变、全面转变、深刻转变,确保思想和行动与新体制同频共振、合拍合力。

  加紧转变职能。军委机关要以主要精力履行战略谋划和宏观管理职能,尽快从四总部体制运行模式转变过来,贯彻落实讲政治、谋打赢、搞服务、做表率的要求,当好军委的参谋机关、执行机关、服务机关。战区要以主要精力研究打仗、指挥作战,尽快从大军区体制运行模式转变过来,担负起应对本战略方向安全威胁、维护和平、遏制战争、打赢战争的使命,建设绝对忠诚、善谋打仗、指挥高效、敢打必胜的联合作战指挥机构。各军兵种要以主要精力抓好部队建设管理,逐步从建用一体模式中转变过来,努力建设强大的现代化军兵种部队。战区军种以下部队要着重搞好统筹结合,紧贴使命任务推进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切实将战建“两条线”合成战斗力“一股绳”。

  加紧转变作风。着眼体制调整和职能任务变化,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分类指导、集约高效,多了解部队需求,多倾听官兵心声,下气力改进会风文风,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持续深化整风整改,推动践行“三严三实”常态化、长效化。特别是要聚焦“五多”问题,坚持破立并举、综合施策,以创新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好这个官兵反映强烈的顽症。

  加紧转变工作方式。更加坚定自觉地推进依法治军,在党委依法决策、机关依法指导、部队依法行动、官兵依法履职上出实招、见实效,着力实现治军方式“三个根本性转变”。体制和机制相辅相成。要把机制创新作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针对职能定位、职责权限、内外关系深刻变化的实际,抓紧制定议事决策、公文办理、沟通协调等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运转高效顺畅。

  五、锻造铁一般信仰、铁一般信念、铁一般纪律、铁一般担当

  实现强军梦想,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要把推进改革强军作为展示才能的最好舞台,自觉在改革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努力锻造“四铁”品格,争做“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

  进一步坚定铁心跟党走的政治信念。坚定的政治信念,始终是革命军人安身立命的根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突出学好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这个“军事篇”,坚持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努力做到真看齐、真追随、真跟上。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切实把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作为最大的忠诚、最大的政治,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权威,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要着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决抵制“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等错误政治观点。要大力弘扬我党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传承红色基因,当好红色传人,始终做到爱党、信党、护党、跟党走。

  坚持把谋打赢作为最大职责。能打仗、打胜仗,是军队存在的根本价值所在。要强化随时准备打仗思想,牢固确立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增强当兵打仗、带兵打仗、练兵打仗意识,培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随时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去战斗。要大兴学习战争、研究战争之风,主动来一场军事学习革命,深入学习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深化作战问题研究,探索把握现代战争特点规律和制胜机理,加快解决联合作战短板弱项,谋取未来战争主动权。要积极投身实战化军事训练,坚持从实战需要出发从难从严训练,坚决纠治训练演习中的形式主义,立足最困难、最复杂情况做好各项军事斗争准备,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

  始终保持严明纪律和良好作风。我军历来以纪律严明著称于世,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方针,培塑铁的纪律和优良作风。要狠抓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落实,下大力整肃军纪,认真解决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问题,强化自觉而又严格的组织纪律观念,培养严守纪律、令行禁止、步调一致的良好作风。要坚定不移推进正风反腐,持续深入纠治问题积弊,巩固深化各项整顿整治成果,全面彻底肃清郭伯雄、徐才厚案件流毒影响,实现部队作风根本好转。

  大力激发干事创业的精气神。面对国防和军队改革这场攻坚战,面对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提出的挑战考验,要以见证历史的神圣感、舍我其谁的责任感、时不我待的紧迫感,积极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拼搏进取、敬业奉献,埋头苦干、紧张快干,创造一流工作成绩,跑好强军兴军历史接力赛中我们这一棒。投身改革强军,最现实的平台是本职岗位,最有效的途径是履职尽责。要增强主人翁意识,把推进改革强军事业作为分内之责,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立起工作高标准,发扬钉钉子精神,在新起点上作出新贡献、展现新风貌。

  六、领导干部要做改革的促进派和实干家

  领导干部既是改革的组织者,也是改革的对象,要带头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促改革、尽职责,既当改革的促进派,又当改革的实干家,在深化改革中检验忠诚、党性和觉悟。

  强化领导和推动改革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全局意识、责任意识,把抓改革作为党和人民赋予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增强推进改革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切实做到知责明责、守责尽责,各就各位、各负其责。党委要负起主体责任,主要领导当好第一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强化首任首棒的使命责任,高起点筹划、高质量落实,稳扎稳打、久久为功,当好单位建设“奠基者”和改革发展“开路人”。

  把严实要求贯穿改革全过程。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实处、干出实效,就是改革的实干家。要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一切从实际实效出发,理解改革要实,谋划改革要实,落实改革也要实,切实把改革推进期变成工作稳定期、建设发展期、战斗力提升期。要以严的要求、严的措施、严的纪律抓改革促改革,严格执行改革期间各项纪律规定,对落实改革不力、违反改革纪律的人和事敢抓敢管,树立令出行随、令行禁止的鲜明导向。要从自身严起做起,带头冲破思想束缚和利益藩篱,带头落实改革举措,带头遵守改革纪律,影响带动部队圆满完成改革任务。

  砥砺开拓创新的勇气锐气。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要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大气力抓理论创新、科技创新、科学管理、人才集聚、实践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要带头激发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强化谋划创新、推动创新、落实创新的行动自觉,争当创新的推动者和实践者。当前,我军改革刚迈出第一步,下一步探索完善运行机制,实现“三个转变”,推进力量规模结构调整优化等,都是“硬骨头”,需要以创新的思路办法攻坚破难。要大力弘扬改革创新精神,带头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推动创新、支持创新、引导创新,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推进全面创新,不断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