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据媒体报道,2014年,浙江、江苏等十多个省份的公办高校学费相继调整,时隔两年,又迎来了新一轮高校学费调价。近日,江西与广东已确定在今年执行新学费标准,内蒙古和海南已召开听证会并通过了高校学费调整方案,但目前未敲定执行时间。
我国新一轮高校学费上涨,始于2013年。这一轮学费上涨的背景是,我国从2007起,冻结高校学费上涨,期限是到2012年。而限涨令一到期,各地就纷纷酝酿涨学费。对于为何要上涨学费,各地给出的理由都是,过去几年间,高校办学成本大幅提高,可学费标准一直没有提高,因此高校财务吃紧,需要通过涨学费来缓解。
按照高等教育成本分摊理论,随着高校办学成本增加,提高学费标准,是有必要的。但是,在涨学费时,高校必须回答两方面问题。其一,高校的生均培养成本是多少。其二,受教育者分摊成本的比例是多少,新制订的学费标准,是否会挤占受教育者家庭的正常开支。这一次高校涨学费引起争议,舆论也关注这两方面问题。
回答第一个问题,实质是解决高校经费使用问题,即高校的办学成本都用到了哪里,是不是用到办学的刀刃上。目前高校核算生均成本,是把所发生的办学成本全部汇总,平均到每名学生人头上。但是,众所周知,这些成本并不是都用到了人才培养上,还包括庞大的行政人员开支、学校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开支等。因此,在核算生均成本时,就应该剥离掉不合理的成本。
要清晰核算生均成本,必须在核算成本时,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进行独立核算,同时公开核算结果,接受师生和社会公众监督。事实上,引入独立第三方进行核算,是推进学校治理改革的过程,也是确保办学经费不被挤占、挥霍、浪费的过程。
在清晰核算生均成本之后,还需回答第二个问题,即学费占生均成本的比例是多少。在发达国家,制订学费标准通常有两个比例,一个是受教育者分摊成本的比例不超过20%,另一个是学费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例不超过20%.目前,我国有前一个比例,国家规定受教育者分摊的成本比例不超过25%,考虑到我国现实国情,分摊比例比发达国家高5%,是可以理解的,但目前没有后一个比例。然而,后一个比例却十分重要,因为这关系到学费是否会给大学生家庭带来比较大的经济负担。之前我国之所以要冻结学费上涨,就是因高校学费标准过高,让很多家庭不堪重负。经过多年后,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大幅提高,但学费标准是不是在居民可承受的范围内呢?尤其是在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低的不发达省区,学费占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例还很高。不得不说,这是学费上涨遭遇质疑的重要原因之一。
总而言之,高校制订学费标准,不能只是单方面的行为,而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权利。因为高校涨学费的最终目的是办好学校,提高教育质量,服务每名学生。而从这一办学目标出发,在制订学费标准时,一定要注意科学性、合理性,要清晰核算生均成本,结合人均可支配收入确定分摊比例。而在涨学费之外,高校更应该积极拓宽办学资源渠道,不只依靠政府拨款和学费收入办学,而要建立健全向社会募集办学资金的机制。
熊丙奇:保障学生权利,大学才能更好发展2014-02-13 |
徐 清:“封校”有违法治精神2015-01-07 |
高校“预缴学费打折”该不该?2015-09-30 |
“失信可开除”写入规定是进步2015-11-20 |
强制学生拍戏是“暴力育人”2016-04-29 |
该怎样用大数据认定贫困生2016-05-09 |
有章可循的学费上涨更具说服力2016-06-22 |
接地气的“最后一课”亦是仪式尊重2016-06-23 |
师生恋非洪水猛兽,不该一禁了之2016-06-30 |
涨学费还欠一本明白账2016-07-11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7003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11630)| 京ICP备11015995号-1| 联系我们:zgw@workercn.cn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85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