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评论频道热点聚焦-正文
动员全社会共治质量
杨于泽
//m.auribault.com 2017-03-15 来源: 长江日报
分享到: 更多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企业在一条生产线上按照相同的标准生产同质的内外销产品)的实施范围。据国家质检总局昨日介绍,目前全国有1180家企业大概约5000种商品,达到“三同”要求。换句话说,其他企业产品质量是内外有别的,内销就是不如出口的好。

  全国“两会”期间,代表委员们一直在热议“质量强国”、打假维权。有代表称,有企业生产的产品质量很棒,却连一个国产螺栓都不敢买,原因是国产螺栓质量没保障。全国人大代表、某品牌瓷砖企业董事长黄建平喊话马云称,网店售假伤害实体经济,已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马云3月7日发文回应黄建平:“假货之祸,横行中国数十年,特别是在中国农村市场更是触目惊心。”对于号称“世界工厂”的中国来说,这堪称耻辱。岂止是耻辱,假冒伪劣给我们带来了双重损害,一方面直接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损害了“中国制造”的声誉和竞争力。

  很多人对“中国制造”内外有别感到不解,但他们更不解的是,大量企业满足于生产假冒伪劣、满足于内外有别。按理质量好方有市场,但现实却是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出现这种情况,原因之一是中国人讲究“价廉物美”,其结果却是“价廉质劣”。假冒伪劣制造了一个“价廉物美”的假象,将质量有保障的产品挤出了市场。

  但今天富起来的中国人不再容忍假冒伪劣,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本质上就是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2011年,我国提出“质量强国”战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现在强调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要治理假冒伪劣,除了政府加强市场监管外,还要高度重视消费者及其社会组织的作用。市场具有多主体,企业是主体,消费者及其社会组织也是主体。在质量上,消费者可以对企业形成有效制衡。

  正如国家质检总局局长支树平昨日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会上所言,把全社会动员起来、实行质量共治是中国进入质量时代必须做的一件事。据阿里巴巴介绍,他们2016年认定制假售假案件线索4495条,最后受到刑事追究的不到1%。但其实质量也是一个市场机制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如果消费者能够有效维护自己的权益,市场就不会失灵,优胜劣汰法则就会发挥作用。

  有人呼吁“像治理酒驾一样治理假货”,为此政府的确要强化质量监管,但也要把消费者动员起来。有关方面应当改变那种过度保护企业的观念,从降低消费诉讼门槛、降低打假成本入手,把广大消费者及其社会组织发动起来,视职业打假为一种公益行为,打一场全民质量保卫战,让生产假冒伪劣企业成为过街老鼠。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