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理论

法治

  • 民法典:为信息时代立法

    数据是信息时代重要的生产要素。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实现资源配置,首先需要解决其权益性质和归属问题。民法典明确宣示个人信息、数据、网络虚拟财产等属于合法权益,为数据作为财产、生产要素进入市场奠定了法律基础。
    2020-06-20 10:34:49

  • 德国行政裁量司法审查制度

    德国行政法以其严谨的学术理论、完备的法律制度以及前沿的司法实践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很多借鉴,其中的行政裁量司法审查制度自然也不例外。本文将以德国的相关制度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简要介绍。
    2020-06-19 15:42:37

  • 域外民法典特点概览

    民法典颁布后,如果司法实践证明某些条文不合时宜,就必须进行修改。成熟的民法典大修的可能性小。各国对民法典的修改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20-06-19 15:40:58

  • 《清明上河图》中的宋代商事法律

    除了以《清明上河图》为代表的两宋风俗画以外,李唐的《村医图》、刘履中的《田?醉归图》、苏汉臣的《秋庭婴戏图》以及大量的货郎图等所呈现的普通民众安居乐业的繁荣景象和乐观进取的享乐主义倾向,无疑展现出宋代法律对于商业的高度鼓励、支持和维护。
    2020-06-19 15:37:41

  • 牢记职责使命 讲好法治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力”的重要论述,对宣传思想战线提出了明确要求,饱含着对新闻宣传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为新闻宣传工作者提高本领能力指明了努力方向,必将激励广大宣传思想工作干部积极作为、开拓进取,推动宣传思想工作开创新局面。
    2020-06-19 15:36:29

  • 法典传统与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的构成变迁

    中国古代法律体系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法律体系?其中是否存在“判例”“判例法”“民间法”?是成文法体系,还是“混合法”体系?这些问题一直以来困扰着法史学界,有待进一步的论证和解答。
    2020-06-19 15:29:35

  • 用好以人为本的时代“法典”

    要把民法典的规章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这部以人为本的时代“法典”真正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2020-06-19 15:26:24

  • 法治化是长三角生态保护补偿府际协作的保障

    基于区域合作的急迫性,亟须建立区域合作的硬法规范体系,区域合作法应当保持外在结构的逻辑自洽。
    2020-06-19 15:21:37

  • 聆听法治进步的铿锵足音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局势和我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形势,我们必须把握时代脉搏、抓住时代机遇,在新的实践基础上推动民法典继续完善和发展。
    2020-06-19 09:40:42

  • 贯彻实施民法典提高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充分认识颁布实施民法典的重大意义,以切实实施民法典为契机不断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2020-06-19 08:17:06

  • 为完善特别行政区制度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建立健全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2020-06-19 08:13:19

  • 做学习遵守维护民法典的表率

    民法典的颁布施行,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了强大法治力量,必将助推“中国之治”跃上更高境界。
    2020-06-19 08:02:32

  • 为民族复兴提供更加完备的民事法治保障

    民法典凝聚亿万人民的共同意志,彰显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以法典化方式巩固、确认和发展民事法治建设成果,有效回应我国现实问题。
    2020-06-19 07:55:33

  • 抓好五个“加强” 确保民法典得到有效贯彻实施

    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2020-06-18 19:45:41

  • 行政争议的诉源“三治”

    从根本上说,行政关系的和谐只有靠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三位一体”建设才能实现。
    2020-06-18 15:52:31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判制度的透明性

    人民法院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扩大司法公开范围、拓宽司法公开渠道、创新司法公开方式,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实现人民群众对审判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020-06-18 15:50:12

  • 发挥债权文书公证在诉源治理上的比较优势

    从预防性司法制度的角度来看,公证具有消除纠纷发生潜在风险、预防纠纷发生的重要职能。这也是债权文书公证的特有优势。
    2020-06-18 15:49:22

  • 适用认罪认罚从宽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一项系统性刑事诉讼制度,其优点日益显现,但该制度下被害人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2020-06-18 15:02:38

  • 民间纠纷引发伤害类案件取证要点

    要着力提高对客观证据的取证意识和取证能力,高度重视提取、固定案发现场相关的客观证据。
    2020-06-18 15:00:57

  • 犯罪论体系与刑事司法裁判的考量

    作为规范性陈述,犯罪论体系背后蕴含着对刑法机能、罪刑法定原则、责任主义、刑罚目的、刑事政策等多重因素的深层考量。
    2020-06-18 08:23:22

  • 推动民法典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编纂民法典意义重大而深远,实施好民法典意义同样重大而深远。大家要共同努力,大力推动民法典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2020-06-18 08:18:10

  • 以信息技术推动司法工作全面提质增效

    早在2017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司法体制改革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遵循司法规律,把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和现代科技应用结合起来”。
    2020-06-18 08:14:04

  • 妥善处理涉疫情涉外海事纠纷 展现我国司法担当

    《指导意见(三)》是在我国法律的框架下,依照法律、司法解释相关规定,结合审判实践经验,结合疫情影响对相关案件适用法律问题提出的指导意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2020-06-18 08:00:33

  • 加强重要领域立法以良法保障国家善治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立法工作也永无止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后,立法工作面临的任务与压力依然繁重。越是强调法治,越是要提高立法质量。
    2020-06-17 16:13:03

第1页 上一页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共20页 至第 确定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