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中工理论-中工网
首页 学习 时政 看点 工事 全总 工会 评论 权益 视频 财经 企业 就业 民生 国际 军事 理论 汽车 健康 人物 书画 摄影 旅行 文化 公益 教育 娱乐 体育

中工理论

专家学者

抗美援朝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历史研究院院长高翔

赵林
2020-10-22 10:22:07  来源: 中国纪检监察报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为保卫和平、反抗侵略,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舍生忘死、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在新时代继承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没有强大的战略定力,没有卓越的历史预见性,没有极其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是绝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鲜的历史性决策的

  记者:70年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出兵决策时,新生的人民政权尚未完全巩固,经济、军事力量更无法与美国相比。党中央为什么仍毅然决策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高翔:抗美援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一场大规模的国际性局部战争。对于年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确实是一场十分严峻的考验,因为中美之间不但经济、科技实力对比悬殊,而且美国还拥有原子弹以及世界上各种最先进的武器装备,掌握了最强大的军工生产能力。作为世界霸主,美国还操控联合国,对其他国家颐指气使,不可一世。面对这样的敌人,没有强大的战略定力,没有卓越的历史预见性,没有极其坚定的意志和毅力,是绝不可能作出出兵朝鲜的历史性决策的。最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作出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在我看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第一,这是帝国主义侵略者强加给中国人民的一场战争。1950年6月25日朝鲜内战爆发后,美国迅即操纵联合国通过了诬称朝鲜为“侵略者”的决议案,纠集15国组成“联合国军”,宣布出兵朝鲜,直逼中朝边境的鸭绿江和图们江,出动飞机轰炸我国东北边境城市和乡村,把战火烧到了我国国土。与此同时,美国海军第七舰队侵入台湾海峡,侵占中国领土台湾。美国日益猖狂的侵略行径,不仅严重威胁我国领土和主权完整,还打断了我国原定的国民经济恢复计划。因此,抗美援朝是支援朝鲜人民反抗美国武装侵略、保卫国家安全的需要,是一场反侵略的正义之战。面对美军步步紧逼,党中央反复斟酌、科学权衡,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参战利益极大,不参战损害极大”。

  第二,这是履行国际主义义务之举。中朝两国山水相连,历史上,两国人民在反对外来侵略中并肩战斗,积下深厚友谊。20世纪初日本侵占朝鲜后,许多朝鲜人来到中国,同中国人民一道抵抗日本侵略。解放战争期间,不少在华朝鲜人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流血牺牲。支持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战争,既是对中朝传统友谊的继承,也是我国履行国际主义义务的必要行为,正如毛泽东指出的: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为了援助朝鲜人民解放战争,反对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们的进攻,借以保卫朝鲜人民、中国人民及东方各国人民的利益”。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从日本投降前夕起,美国就加紧奉行敌视中国革命和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更不遗余力地执行反共遏华政策,想方设法要将年轻的人民共和国扼杀在摇篮中。

 敢于舍生忘死、赴汤蹈火,这样的军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战胜

  记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原因是什么?

  高翔:抗美援朝战争确实创造了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伟大奇迹。之所以取得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中国入朝作战师出有名,志愿军是正义之师、和平之师,牢牢占据了道义制高点,获得国际国内广泛支持。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国被迫进行的抗美援朝战争,是为保家卫国和援助兄弟邻邦而进行的一场正义战争,因此获得了国内人民群众的坚定支持,赢得了全世界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同情、支持和援助。美国的盟国及参加“联合国军”的国家与美国逐渐出现分歧,形成了制约美国好战政策并支持尽快结束战争、实现和平的国际统一战线。

  第二,党中央和毛泽东高瞻远瞩、科学决策、指挥得当。从总体上看,我国较好地掌握了战争的主动权,做到了“有理、有利、有节”,这是取得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我国在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兵临边境、严重危及我主权和安全时才出兵自卫,政治上有理;谋定而后动,做了一定准备后才突然发起反击,军事上有利;用志愿军名义出兵,控制战争规模,行动上有节。从全局而言,我国虽然国力较弱,但在战略和战术的运用上,要比敌人高明得多。

  毛泽东是伟大的军事家,他一直密切关注朝鲜战场的发展态势,对国际局势、敌我情形,洞若观火,能够运筹帷幄,指挥若定。彭德怀等志愿军将领认真贯彻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军事战略,既敢打善拼,又有勇有谋,故在极不对称、极为艰难的条件下,不断取得辉煌胜利。从1950年10月25日至1951年6月中旬,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朝鲜人民军密切配合,连续进行了5次战役,把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打回到三八线,并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附近地区,迫使美国接受停战谈判,奠定了这场战争胜利的基础。此后,又构筑起纵深防御阵地,多次粉碎敌人的重点进攻,迫使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是一支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革命军队,听党指挥,为祖国、为人民、为中华民族,敢于舍生忘死、赴汤蹈火,其革命精神、崇高情怀、坚定意志、严格纪律,是敌人难以想象、从不具备的。这样的军队,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不可战胜。

 严格的纪律为军事胜利提供了重要政治保障

  记者:抗美援朝战争中,收复汉城后,志愿军总部立即颁布《入汉城纪律守则》,要求志愿军切实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注意军容风纪和清洁卫生。为什么我们党的军队即便走出国门也如此重视纪律?

  高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和行动准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区别于一切旧式军队、帝国主义军队的显著特点。这一优良作风同样体现于朝鲜战场上,是人民志愿军作为正义之师、仁义之师、信义之师的象征。

  毛泽东早在1950年10月8日发布的《关于组成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命令》中就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之后,必须对朝鲜军民表示友爱和尊重,严格遵守军事纪律和政治纪律,强调“这是完成军事任务的一个极重要的政治基础”。1951年1月19日,毛泽东在给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指示中又强调:“中朝两国同志要亲如兄弟般地团结在一起,休戚与共,生死相依,为战胜共同敌人而奋斗到底。”要求志愿军“爱护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不拿朝鲜人民的一针一线,如同我们在国内的看法和做法一样,这就是胜利的政治基础”。可以看到,党中央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的纪律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这在其他军队是不可想象,也是难以企及的。

  事实证明,中国人民志愿军无论在极端困难的战时,还是在停战后的重建时期,都严格遵守了毛泽东的指示。正如中朝友谊塔上的碑文所铭刻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留下的不朽业绩和用鲜血凝成的国际主义友谊,将在这块繁荣昌盛的土地上永放光芒”。

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从不畏惧战争,只有敢战善战,方能止战胜战

  记者:战火硝烟早已散去。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留给我们什么精神财富?又给我们带来哪些现实启迪呢?

  高翔:抗美援朝战争谱写了气壮山河的英雄赞歌,创造了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光辉典范。这一伟大胜利打破了美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巩固和捍卫了新生的人民政权,极大地提高了新中国的国际威望,极大地提振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为国内经济建设和社会改革赢得了长期和平建设的环境。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雄辩地证明:中国人民受欺侮、受凌辱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中华民族有能力、有资格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同仇敌忾,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舍生忘死、浴血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给后人留下极其丰厚的精神遗产,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即“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以及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正义战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人民军队宗旨、本色和作风的体现,是对中华民族不畏强暴、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历史传统的继承和弘扬。

  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变,新冠肺炎疫情对国际格局产生深刻影响。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清资本主义的贪婪和侵略本质,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中国人民爱好和平,但从不畏惧战争,只有敢战善战,方能止战胜战。牢记抗美援朝战争的历史经验,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中国人民必将赢得未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编辑: 迟语洋

书评书讯

工运前沿

专家学者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22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