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实践总结与前沿思考-中工理论-中工网
中工网首页 时政 评论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企业 工会 维权 就业 论坛 博客 理论 人物 网视 图画 体育 汽车 文化 书画 教育 读书 娱乐 旅游 绿色 城建 社区 打工
RSS

理论

书库

脱贫攻坚的实践总结与前沿思考

黄承伟
2019-06-11 08:44:45  来源: 人民日报

——评《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党全国全社会同心协力下,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末的9899万人减少至2018年末的1660万人;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1.7%。贫困地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明显提高、获得感明显增强,乡村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合力攻坚局面基本形成,脱贫攻坚取得重大决定性成就。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把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继续高位推进。在进入决战决胜阶段之际,深入总结脱贫攻坚的理论实践前沿问题,必要而又紧迫。

  立足于实践的科学理论不仅是对既有实践规律性的把握,同时也包含了面向未来发展可能性的科学判断。因此,在以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中,广大干部群众既需要充分领会政策的内涵与真义,也需要立足前沿思考未来。《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研究出版社)一书的编写出版,正是适应了及时总结实践和推动理论发展的双重需要。该书既深入总结脱贫攻坚的历史进展、治理体系、基本方略和具体实践等内容,又对若干探索性议题进行了前瞻思考。

  从全书15个专题,读者不难发现,专题的设置及其阐述充分体现前沿性特点。首先在政策发展逻辑上体现前沿。驻村帮扶、参与式扶贫、特色产业扶贫等章节都立足当前实践,面向未来发展需要,不同程度地探讨了政策完善之策与创新路径。其次在发展时序上体现前沿。相对贫困治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等议题,更多是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之后需要面对的难题,“历史进展”“治理体系”“工作机制”等章节系统回顾相关主题,是对脱贫攻坚战的最新总结。再次在全球贫困治理上体现前沿。本书对于一些贫困治理基本议题的分析,一方面是贫困治理中国经验的最新呈现,是对脱贫攻坚的理论抽象;另一方面是多个贫困治理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深化了对于贫困普遍规律的认知。

  全书15篇文章较为深入地回答了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脱贫攻坚实践中的难题如何破解,未来中国减贫战略如何转型等重要问题。本书一些创新性和前置性的思考也值得读者关注。如,关于相对贫困的治理,作者给出8个方面的建议,其中一些正是当前脱贫政策落实的短板。而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上,作者呈现大量目前处于探索中的经验案例,无疑能扩展相关政策创新的空间。需要注意的是,本书各论文作者来自不同领域和不同专业,有着不同的分析范式和话语系统。因此读者在阅读时应甄别学术分析与政策表述的差异性,注意学术研究的反思性与政策执行权威性之间的张力。另外,由于全书前沿性的特点,书中一些学术观点仍有待实践进一步检验,我们期待该系列丛书的持续出版能够不断提升相关研究的发展和完善。

  总的看,尽管各篇章的作者主要是学者,但其定位并非一般性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关于脱贫攻坚的干部培训教材。可以预见,《脱贫攻坚前沿问题研究》一书的出版将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

  此书将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的学习和研究,推动相关工作迈向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是一套不断完善和发展的科学体系,对其的学习研究需要坚持与时俱进。本书的出版为学习和理解这些重要论述提供新的载体与支撑,拓展对其丰富内涵与深刻思想的理解,必将推动有关工作水平的不断提高。

  此书将打开广大干部群众的理论视野,提升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创新能力。尽管本书定位于前沿问题,但关注前沿与聚焦当下并不矛盾,而是存在互为支撑的可能性。比如,对2020年后减贫形势与决策的预判,在一定程度上既是对未来工作的前瞻,也是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必要考量。

  此书将拓宽脱贫攻坚研究的理论与话语空间,助力2020年后扶贫工作战略思路研究。中国仍然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脱贫攻坚战胜利只是反贫困事业的一个阶段结束,立足前沿的研究仍然重要,也就是既要总结既有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用于指导实践,又要面向未来进行理性思考探索反贫困实践的新空间。本书的出版会有利于营造理论界、实践部门共同参与的对话空间,为今后的研究与实践提供话语共识。

  此书将促进贫困治理研究的国际对话,助力中国减贫经验国际化。因为立足前沿,所以能够为理解中国的贫困治理提供更长时段的演变历程,能够在面对减贫进程高度差异的全球贫困治理议题中获得更多的共鸣与共识,这无疑有助于促进为全球贫困治理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

  (作者系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全国扶贫宣传教育中心主任、研究员)

编辑: 迟语洋

书库

工运

  • 企业班组长需要具备5种意识3种能力

    班组长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的基础和关键。经济转型期,现代化生产设施不断投入,作为企业最基层管理人员的班组长更应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技能、安全管理等素质,才能带领班组优质安全高效地完成生产及各项任务。笔者认为,要具备5种意识、3种能力,才能成为合格的班组长。

  • 关于工会引领社会组织发展的思考

    中国工会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强对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的政治引领、示范带动和联系服务,通过项目合作、购买服务等社会化、市场化方式,引导社会组织为职工提供专业化服务。各级工会要以“党工共建、联系引导、延长手臂”为主线,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和社会组织的优势特点,提高工会服务专业化水平,开拓工会引领社会组织发展新思路。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实现新时代我国工人阶级伟大历史使命

    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工会组织必须认清形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领会党中央对工会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开创新时代工会工作新局面。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坚定工会改革方向 推动工运事业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工会篇章,其关于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的工会改革方向的重要论述,则是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布局在工运领域的展开和体现,为深化工会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各级工会必须把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作为工会工作的根本标尺和长期任务,常抓不懈,久久为功。

访谈

文献

  • 周恩来与南方局干部教育

    从1939年开始,周恩来领导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红岩开展了8年工作。在这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时期,周恩来特别重视干部教育工作周恩来在《建设坚强的战斗的西南党组织》中提出了“要在思想上组织上巩固党,使西南党成为真正的彻底的地下党

  • 伟大的跨越:西藏民主改革60年

    一、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三、彻底废除封建农奴制十、西藏发展进入新时代2019年是西藏民主改革60周年。按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六十年一甲子,是值得纪念的日子。六十年前的民主改革,对西藏地方和西藏各族人民而言,是一次新生,意义非同寻常。

排行

新闻日历
关于我们| 广告服务| 联系我们| 本站地图| 投稿邮箱|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4151598 | 网络敲诈和有偿删帖举报电话:010-84151598
Copyright � 2008-2018 by m.auribaul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