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科教天地-正文
大学“风花雪月”新解
张树辉
//m.auribault.com 2016-02-25 来源:人民日报
分享到: 更多

  在2014年召开的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阎肃先生发言时说:“我们(部队)也有风花雪月,但那风是‘铁马秋风’、花是‘战地黄花’、雪是‘楼船夜雪’、月是‘边关冷月’……在部队来说就是有兵味战味!”笔者也想借阎老的话风来谈谈大学的“风花雪月”。

  古往今来的大学,也从来不缺风花雪月。大学校园环境精致舒适,学者教授风度翩翩,校花校草各具风韵,校园文化诗情画意,校园诗人、言情作家、民谣歌手、剧社才子们吟风咏雪、舞文弄墨更是校园独特风貌。离开风花雪月,大学也就不成其为大学。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的风花雪月也在演进变换,但无论怎样变化,总还离不开、更不能妨碍它探寻真理、激荡思想、追求真善美、推动时代前行的使命与责任。曾几何时,季羡林、启功、李小文等大师大家在校园里安贫乐道、潜心钻研,开一代师德风范,令人高山仰止;未名湖、珞珈山、岳麓书院曾让多少象牙塔外的人士流连忘返;从《送别》到《让我们荡起双桨》,从《同桌的你》再到《南山南》,又有多少学生在草坪围坐,忘情吟唱到熄灯……这些风花雪月成为大学的特殊符号、别样景致,它蕴含着大学文化的基因、承载着人们对大学的美好期许。

  而今的大学,风花雪月还在,只是有的变了些模样,变了些味道。为人师表者也有追名逐利、权钱交易、学术贪腐的新闻爆出,校园爱情很多也夹杂了些游戏的成分……

  何谓“学味儿”之风花雪月?

  笔者认为:风,首先是各个学校长期积淀、历久弥新的校风,这里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为师生和社会所认同的校训,明德、勤学、求实、诚朴、济世、创新,这些积极进取的精神是中国大学校训的常用词,也是育人的目标;校风还包括弘扬正气的党风、开明科学的政风、从严从实的作风和清新隽永的文风。风,还是以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好教师为代表的教风;风,更应该是青年人在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坚持“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品质的学风,是同学们立志要“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学风,是锤炼严实精神、自觉向上向善的学风。有了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我们才有条件打造培育大学的风景、风物、风华,展示各自特有的风度,凝练大学风骨,也才有机会引领时代风尚。

  座座大学美如花园,大学之花,应该是在红色血脉、橙色热情、蓝色理性、绿色生机、洁白本真相交织下,师生思想激荡、学术争鸣的百花齐放,应该是个性张扬、活出精彩人生的争奇斗艳,更应该是万紫千红、互相映衬的春色满园。

  大学文化里的雪,应该是大家以过硬的本领经风历雪,以坚强的品格凌霜傲雪;立勤学之志仿孙康映雪,修高尚德行似雪清玉洁;温故知新似洪炉点雪,尊师重教如程门立雪。雪,也好比学问和先生。大学要容得下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也要有看似经年不化却又孕育江河源头的雪岭冰峰,更要有随时准备融化自己、呵护哺育新苗的丰年瑞雪。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离开学校之后,莘莘学子都有可能成为璀璨星空中最亮的一颗。我们常说“众星拱月”,我们每个人都要把实现自己的梦想融入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会有更清晰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也才会更自觉地顺应时代的发展,选择正确的道路,增强自信,才能真正紧扣青春主旋律,思考时代大命题,体验家国、民族之大情怀。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