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工网理论频道谈股论经-正文
创新离不开良好环境
王儒靓 王涛
//m.auribault.com 2016-03-30 来源:中工网—《吉林工人报》
分享到: 更多

  创新能力的强弱不仅取决于资金、人才等资源投入,还取决于创新环境。创新环境是创新主体所处空间范围内各种要素结合形成的关系总和,包括有利的政策体系、健全的体制机制、浓厚的文化氛围等。创新环境如何,对于能否聚集创新要素、挖掘创新潜能至关重要。目前,我国科研人员总量位居全球第一,但为什么创新能力还不够强?其实,从“李约瑟之谜”到“钱学森之问”都指向一个问题:创新离不开良好环境。

  良好的政策环境是创新的重要保障。实践表明,运用设置市场壁垒、产业壁垒等行政手段来集聚创新资源会导致缺乏竞争,反而会扼杀创新,而良好的财税、产业政策设计等则能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和创新者集聚。尤其是在民族产业创新初期,跨国公司往往凭借优势市场地位限制创新者进入。这就需要政府部门营造政策环境,利用市场化手段保护和支持本土企业创新,激发创新活力,提高创新效率。

  完善的市场环境是创新的基础支撑。市场需求是创新的原动力。企业在市场竞争压力下,以满足市场需求、开拓新市场进而获取利润为目的进行创新,这样的创新活动更为及时有效。哪里有市场需求,哪里就需要创新。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基础是营造良好市场环境,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让市场做创新的裁判员。

  顺畅的合作环境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大多数创新不是单个组织自己搞出来的,创新越来越需要人才、研发、资源合作。美国硅谷的大部分研究人员来自印度和中国。跨国公司通过建立跨国研发机构或国际技术联盟,将创新活动扩展到全球。在创新资源全球化、创新人才国际化、创新组织网络化的新形势下,支持创新必须营造顺畅的合作环境。我国当前尤其应促进产学研合作。我国科研人员大多数集聚在大学和科研院所,很多研究与市场脱节,有效创新不足,而企业缺乏科技领军人才和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合作可以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有力推动创新。美国斯坦福大学“大学+科研+产业”三位一体发展模式,就是一个范例,其实质是基于市场导向整合各种资源,使研发活动专注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有效的投融资环境是创新的“催化剂”。风险投资是解决创业者初创期、高风险创新项目和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有效途径。在美国硅谷,大学教授和研究生们的研究成果一做出来,甚至尚未成熟,就会被一大批风险投资者所关注,他们对这些创新成果的产业化前景进行分析判断,然后包装上市获得社会资金支持。有了资金,又可以对创新成果进行完善,加快实现产业化、工程化。长期以来,我国专利实施率较低,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缺乏风险投资和资本市场提供资金支持与包装上市服务。

  有利的社会文化环境是创新的沃土。创新能力强弱与社会价值理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等社会文化环境密不可分。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社会理念有助于打破陈规,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市场化;鼓励竞争、崇尚合作的价值理念有助于拓展创新视野、提高创新效率;追求成功、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有助于营造开放、公平的创新创业环境。教育是社会文化环境的基础。教育应致力于培养创新者,使其具备创新意识、实干精神,敢于面对失败、承担风险,善于洞察未来、把握机会,具有组织协调和成本控制能力。

零容忍党员干部追求低级趣味

  趣味属于人的心理和精神上的选择,党员干部远离低级趣味,关键是要管住自己,不但筑好“防火墙”,还要备好……

扫码关注

中工网微信


中工网微博


中工网抖音


工人日报
客户端
×